诗词大全

《谪官》

谪官成吏隐,古寺度高秋。
寒灯明夜室,清坐闻更筹。
裘葛屡往还,感彼岁月遒。
吾意方有会,谁能赋离忧。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谪官》是宋代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谪官成吏隐,
古寺度高秋。
寒灯明夜室,
清坐闻更筹。
裘葛屡往还,
感彼岁月遒。
吾意方有会,
谁能赋离忧。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被贬谪为官员的人,他隐居在一座古寺中,度过了一个寂寥的秋季。他在寒冷的夜晚点亮寒灯,独自坐在屋中,听到官府的文书声音。他的衣袍和毯子不断地往来,感慨着岁月的匆匆流逝。他的思绪渐渐明朗,希望能有人能够写下他内心的离愁。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张耒在谪官期间的心境和感受。谪官是指官员因犯错或得罪上级而被贬谪到地方任职,失去了权力和荣耀。诗中的主人公已经成为一个普通的官员,隐藏在古寺中度过高秋,寂寥而清静。他在夜晚点亮寒灯,孤独地坐在房间里,听着官府的文书声,这让他回忆起曾经的荣耀和官场的琐事。诗中的裘葛指的是衣袍和毯子,屡往还表示他的内心在时光的流转中感慨万分。然而,他的心境逐渐明朗起来,他希望有人能够理解他的离愁,并写下来。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对离愁的诉求,抒发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对自由的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一个被贬谪的官员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对自由的追求。诗词运用了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把握住了时光流转和人生离愁的主题,给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感受。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病中放言五首》

    松窗永日度冰颸,坐觉清阴寸寸移。境静故应閒可乐,形臞犹有闰相随。尘埃末路思千里,风露何年饱一枝。百岁穷通吾自了,闭门长咏子桑诗。

  • 《用刘汀洲左顾亭韵》

    杖屦东风欲滥巾,小舟重泊一亭春。醉看梅月无新语,老与溪山作故人。意气不惊双白鬓,功名忍负百年身。我来又续题诗柱,敬为刘郎细拂尘。

  • 《华亭十咏·三女岗》

    淑女云亡久,哀丘尚著名。九原谁可作,千载或如生。青骨何时化,荒榛此地平。空馀图谍在,不复启佳城。

  • 《以诗句咏梅·真与雪霜娱晚景》

    难得雪成持,不标风无赖。生来避闹蓝,行不超色界。

  • 《接待》

    满甑熟炊无米饭,半途长接不来人。但持此语诸方去,博得知音一笑新。

  • 《用前人韵招山行以春为期》

    扫残竹径随人坐,凿破苔矶到处棋。一水楼台开晓镜,万山花木领先春闱。雪中便有回舟兴,林下岂无烧笋时。莫待东风吹柳絮,眼穿笼鹤绕湖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