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浙右赠陆处士》

静节灌园馀,得非成隐居。
长当庚子日,独拜五经书。
白浪吹亡国,秋霜洗大虚。
门前是京口,身外不营储。

作者介绍

曹松,字梦徴,舒州人。学贾岛为诗,久困名场。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及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牓。授祕书省正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曹松,字梦徴,舒州人。学贾岛为诗,久困名场。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及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牓。授祕书省正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曹松字梦徵,舒州人。为诗宗贾岛,深入幽境,然无枯淡之癖。初在建州依李频。眧宗光化四年,礼部侍郎杜德祥下与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皆七十余始及第,时号五老榜,为秘书曲校书郎。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诗词中文译文如下:

静静地修养自己的节操,耕种余地不归于官府。终日长当着这个庚子年,独自拜读五经书籍。白浪声中吹来了亡国的消息,秋霜洗净了宏大的虚无。门前是京口,身外不再关注财富积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写了一个居士心态和生活态度的转变,以及作者对政治现实的隐蔽和对自我提升的追求。

首先,作者表达了自己静心修养的态度,与世无争,在官场上不纳入权力的争夺,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个人修养上,以求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作者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方式,将自己的精力和心思倾注于读书学习上,拜读五经书籍,强调自己向往知识和文化的追求。这种隐居修道的态度反映了作者对塵世的失望,对权力阶级的冷漠,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其次,作者通过描述亡国和宏大的虚无来揭示今世纷扰和庸俗的虚妄,进一步突出了自己远离尘世和物欲的决心。白浪吹来了亡国的消息,使得宇宙的损坏感更加明显,秋霜洗净了宏大的虚无,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化中的无常和人生虚妄的洞察与消解。通过这样的表达,作者暗示了对强权的追求是虚无的,而个人修养和内心的净化是卓越的。

最后,通过"门前是京口,身外不营储"的写法,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物质财富的淡漠态度。身外不营储,意味着不再追求功利和权力所带来的财富、地位和荣誉。作者表示自己将不再纠缠于功名利禄,专注于追求自我境界的提升。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隐居士对修身养性和智慧成长的追求,以及对世俗权力的态度和对现实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寻求精神自由和远离功名利禄的理想境地。诗中表达的生活态度,让人联想到道家的追求和佛教的禅修,具有强烈的思想深度和人性关怀。

  • 《云》

    抱石情虽久,为霖意若何。天心如见用,风力不消多。冷湿朝仙洞,寒迷宿岛窠。飞扬终得路,曾入汉皇歌。

  • 《朝爽之前瑞竹忽生》

    好竹逾千个,数茎忽发生。月明连理影,风细合欢声。矫矫双鸳举,悠悠两凤鸣。只应三昧手,彩笔画难成。

  • 《春日遣怀(二首)》

    四顾山河归一统,明君文德似唐尧。幽燕地阔干戈息,吴楚春深雨露饶。中古衣冠存旧制,南来律令有新条。腐儒击壤茅檐下,为拟讴歌答圣朝。

  • 《又和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

    旧有潢污泊,今为白水塘。笙歌闻四面,楼阁在中央。春变烟波色,晴添树木光。龙泉信为美,莫忘午桥庄。

  •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太宗师讨王充窦建德…战武牢第三》

    战武牢,动河朔。逆之助,图掎角。怒鷇麛,抗乔岳。翘萌牙,傲霜雹。王谋内定,申掌握。铺施芟夷,二主缚。惮华戎,廓封略。命之vG,卑以斫。归有德,唯先觉。

  • 《颂十玄谈·演教》

    初说有空人尽执,未明理事虚劳力。念来年久转迷情,心不负人徒面赤。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