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真慧寺(五祖道场)》

遍寻真迹蹑莓苔,世事全抛不忍回。
上界不知何处去,西天移向此间来。
岩前芍药师亲种,岭上青松佛手栽。
更有一般人不见,白莲花向半天开。

作者介绍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贞元中擢第,授河阴县尉,迁监察御史,出为河南府功曹,迁起居舍人。宪宗元和六年,以司封员外郎、知制诰,寻转本司郎中。使魏州,还拜中书舍人,改御史中丞,寻兼刑部侍郎。十六年,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于时讨蔡,度请身自督战。诏以度充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蔡平,封晋国公,復知政事。为皇甫镈所构,出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穆宗长庆元年,河朔復乱,诏度以本官充镇州四面行营招讨使。元稹拜平章事,罢度兵权,充东都留守,寻以守司徒同平章事,復知政事,李逢吉沮之,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敬宗宝历元年,度入觐京师,帝礼遇隆厚,数日宣制,復知政事。文宗立,加门下侍郎,集贤殿大学士,进阶特进,以病恳辞机务,诏加守司徒,兼侍中,充山南东道节度等使。太和八年,以本官判东都尚书省事,充东都留守,进位中书令,寻復兼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度固辞,不允。至镇,病甚,乞还东都养病,诏许还京。卒,赠太傅。度状貌不踰中人,而风彩俊爽,占对雄辩,出入中外,经事四朝,以身繫国之安危者二十年。集二卷,今编诗一卷。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以讨平淮蔡,擒吴元济,封晋国公。其后诛宦官刘克明,迎立文宗,屡秉国政,身繫天下重轻者垂三十年,时人以比郭汾阳。开成四年卒,年七十五。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真慧寺(五祖道场)》是唐代裴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遍寻真迹蹑莓苔,
世事全抛不忍回。
上界不知何处去,
西天移向此间来。
岩前芍药师亲种,
岭上青松佛手栽。
更有一般人不见,
白莲花向半天开。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真慧寺,即五祖的道场。诗人裴度在诗中表达了他对真慧寺的赞美和景仰之情。他用诗意来描绘这个寺庙所具有的神秘和超凡的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的佛教智慧和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真慧寺的景色和佛教信仰融入其中。首句“遍寻真迹蹑莓苔”,以寻找真迹的探索意味,展示了诗人对佛教真理的追求和对修行的坚持。接下来的两句“世事全抛不忍回,上界不知何处去”,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超脱和对超越尘世的向往。

接着,“西天移向此间来”一句,暗示着佛教的普世价值和智慧将传播到这个世界,使得真慧寺成为佛法弘扬的重要场所。下文中,“岩前芍药师亲种,岭上青松佛手栽”,描绘了真慧寺的景色,芍药和青松象征着佛法的美好和坚韧。最后一句“更有一般人不见,白莲花向半天开”,暗示着真慧寺中的修行者们在修行中可以开启心灵的花朵,达到超越尘世的境地。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意象绘画,展示了诗人对真慧寺的景仰和对佛教智慧的追求。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色和修行者的修行境界,诗人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和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向往。

  • 《又和后九首》

    觉性灵明自若,本心利欲食之。大观如梦如幻,小视坐忘坐驰。

  • 《成石屏诗后枕上再赋》

    十年欲作石屏题,覃思冥蒙意转迷。枕上呻吟翻了此,短蓬秋雨宿浯溪。

  • 《破琴》

    破琴虽未修,中有琴意足。谁云十三弦,音节如佩玉。新琴空高张,丝声不附木。宛然七弦筝,动与世好逐。陋矣房次律,因循堕流俗。悬知董庭兰,不识无弦曲。

  • 《题李世南画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 《钱氏隐居三首》

    远树高低见,清溪曲折流。草眠耕后犊,波泛狎余鸥。醒醉无人管,登临各自愁。扁舟大如叶,烂漫作春游。

  • 《赠翦字吴道人》

    宝晋云烟杂海涛,玉溪花月写风骚。一生不倩毛锥子,只倩并州快翦刀。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