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真兴寺阁祷雨》

太守亲従千骑祷,神翁远借一杯清。
云阴黯黯将嘘遍,雨意昏昏欲酝成。
已觉微风吹袂冷,不堪残日傍山明。
今年秋熟君知否,应向江南饱食粳。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作品评述

《真兴寺阁祷雨》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太守亲自率领千名骑兵祷告神明,希望能够降雨的场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真兴寺阁祷雨
太守亲従千骑祷,
神翁远借一杯清。
云阴黯黯将嘘遍,
雨意昏昏欲酝成。
已觉微风吹袂冷,
不堪残日傍山明。
今年秋熟君知否,
应向江南饱食粳。

中文译文:
真兴寺的阁楼里祈祷降雨,
太守亲自率领千名骑兵祷告,
神明借来一杯清水。
乌云密布,将要嘘响到处,
雨意昏沉,欲要酝酿成雨。
微风已经吹起,袂袖变得冰冷,
残日将近,它依偎在山的明亮处。
今年的秋天是否丰收,
君可知晓,应该到江南去享受美味的稻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太守亲自率领千骑兵到真兴寺阁祈祷降雨的场景。太守和众骑兵为了解决旱灾,亲自向神明祷告,希望能够得到降雨的恩赐。太守祷告时,神明借来一杯清水,象征着他们的祈求和期望。诗中描述了乌云密布、天空阴沉的景象,预示着雨水即将到来。微风吹拂时,袂袖变得冰冷,暗示着秋天即将来临。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期盼和对江南美食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旱情之下人们的祈祷和对雨水的期盼,展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活物质的渴望。通过描写旱情和祈雨的场景,诗人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无奈和对上天的依赖。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而富有想象力,通过描绘乌云密布、微风吹拂等细节,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笔下的气氛和情感。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苏轼细腻的情感和娴熟的艺术表达。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旱情和雨水、微风和冷意等相对矛盾的事物进行对比描写,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

  • 《北平家传成》

    选将初年起范阳,和戎晚节误平凉。大功宜受春秋责,盛毁何能日月伤。文士谈兵多谬误,兰台作史漫裁量。折衷自有成书在,公论从知千岁长。

  • 《九日》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 《庭竹》

    移去群花种此君,满庭寒翠更无尘。暑天闲绕烦襟尽,犹有清风借四邻。

  • 《满江红》

    人品如君,人尽道,士林横绝。那更是、关西流庆,三山英杰。欣遇当年神降日,又逢初度阳生月。把八千余岁祝君龄,为君说。君自有,封侯骨。君不是,栖鸾客。况如今东阁,正收人物。坦腹素知王逸少,求贤不必商岩说。便明朝、有诏自天来,君王礼。

  • 《瓜洲送朱万言》

    渡头风晚叶飞频,君去还吴我入秦。双泪别家犹未断,不堪仍送故乡人。

  • 《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

    君子将遥役。遗我双题锦。临当欲去时。复留相思枕。题用常着心。枕以忆同寝。行行日已远。转觉心弥甚。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