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斜阳已在山,夜深乘月到江干。
奴敲小店牢扃户,僧借虚堂径挂单。
骇浪急回恩胆薄,逆风小住为心宽。
投床一枕潇湘梦,无柰霜钟苦唤残。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真隐寺》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出郭斜阳已在山,
夜深乘月到江干。
奴敲小店牢扃户,
僧借虚堂径挂单。
骇浪急回恩胆薄,
逆风小住为心宽。
投床一枕潇湘梦,
无柰霜钟苦唤残。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诗人夜晚离开城市,乘着月光到江边的真隐寺为主题。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赏析:
诗中的"出郭斜阳已在山"开篇便展示了夕阳斜照的美景,诗人离开城市的繁嚣,融入了自然的宁静之中。接下来的"夜深乘月到江干"表明诗人在深夜中乘着月光来到江边,展现了一种离尘脱俗的意境。
"奴敲小店牢扃户,僧借虚堂径挂单"描绘了真隐寺的景象。诗人发现小店已经打烊,而僧人却从虚堂借来了一张挂在径路上的单子,显示了僧侣从容不迫、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骇浪急回恩胆薄,逆风小住为心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艰险的环境下的感受。诗人面对汹涌的浪潮,胆子变得薄弱,但逆风行进时,他却感到内心宽慰。
"投床一枕潇湘梦,无柰霜钟苦唤残"表达了诗人入眠后的梦境。他投身于床榻之上,沉浸在潇湘的梦境之中,然而无论是梦中的霜钟还是残魂都会苦苦呼唤,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整首诗以景写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境,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境。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暗示了诗人面对艰难困苦时的坚韧和从容。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丰富的意境和情感,充分展示了宋代文人的诗文才华。
闻说朝家念履簪,朵颐安肯学羊斟。批涂曾举词臣职,芹曝终怀野老心。晓镜鬓须难染摘,夜檠手口尚披吟。世间蚓窍更鸣和,未识王孙半岭音。
今日都无病,沉吟算此生。誓将全晚节,懒复问修程。畏事防忧患,收心入老成。近时学康节,更敢竞时名。
长相思。望归难。传闻奉诏戍皋兰。龙城远。鴈门寒。愁来瘦转剧。衣带自然宽。念君今不见。谁为抱腰看。
有頍者弁,实维伊何?尔酒既旨,尔肴既嘉。岂伊异人?兄弟匪他。茑与女萝,施于松柏。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庶几说怿。有頍者弁,实维何期?尔酒既旨,尔肴既时。岂伊异人?兄弟具来。茑与女萝,施于松上。未见君子,忧心怲怲;既见君子,庶几有臧。有頍者弁,实维在
祀盛体荐,礼协粢盛。方周假庙,用鲁纯牲。捧彻祗敬,击拊和鸣。受釐归胙,既戒而平。
珉玉玢幽,裹蹄精良。既刻厥文,亦铸之章。象德维河,至静而方。辅我光尧,万夺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