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是念随云散。
琴帘底、却自平生心满。
百二十年期,笑道今才半。
一味齑盐清得瘦,婉娩似、梅花香晚。
相伴。
老霜松宁耐,溪山寒惯。
探借十日前春,小杯盘、也做寿筵模范。
绕膝舞斑衣,有酒从他劝。
但任真来浑是处,梦不到、笙歌瑶燕。
双健。
任旁人播尽,风流眉案。
诗词:《真珠帘(寿内人六十)》
闲居是念随云散。
琴帘底、却自平生心满。
百二十年期,笑道今才半。
一味齑盐清得瘦,婉娩似、梅花香晚。
相伴。
老霜松宁耐,溪山寒惯。
探借十日前春,小杯盘、也做寿筵模范。
绕膝舞斑衣,有酒从他劝。
但任真来浑是处,梦不到、笙歌瑶燕。
双健。
任旁人播尽,风流眉案。
中文译文:
在闲居中,忧愁思虑像云一样散去。
在琴帘的背后,平生的心愿已经满足。
经历了一百二十年的光阴,笑着说现在才过了一半。
像吃清淡的齐盐一样,清瘦的身体,婉转芬芳,如同梅花在晚上散发香气。
相互陪伴。
老寒莽的松树能够忍受,溪山的寒冷已经习惯。
回顾十天前的春天,小杯盛着美酒,也成为庆寿的模范。
围绕舞蹈的锦衣,有人劝我喝酒。
只是让真正的快乐来自内心,梦想无法预知,美好的时光像笙歌和瑶燕一样难以捉摸。
双重健康。
无论旁人如何评说,风流和美丽永远在眉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陈著的作品,题为《真珠帘(寿内人六十)》。诗人以自我寿辰为背景,表达了生活的惬意和对岁月的感慨。
诗的开篇,诗人以自己的闲居为舞台,描述了在宁静的环境中,烦恼和忧虑随着云散去的感觉。琴帘的背后,他发现自己的内心已经满足了,对生活充满了满足和喜悦。
接着,诗人谈到自己已经度过了一百二十年的人生,却笑着说现在才过了一半,流露出对长寿的庆幸之情。他将自己的生活状态比作吃齐盐的清淡,身体清瘦,但内心却如同晚上散发芬芳的梅花,表达了一种内外相应的美感。
诗人以老寒莽的松树为比喻,说明自己能够忍受岁月的冲刷,而溪山的寒冷已经成为他的习惯。这种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坦然和接纳。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顾了十天前的春天,用小杯里的美酒来举办寿筵,意味着他将庆祝自己的生日。围绕着他舞蹈的锦衣,有人劝他喝酒,表达了欢乐和庆祝的氛围。
然而,诗人同时强调了真正的快乐源于内心,而不是外在的繁华和虚荣。他说梦想无法预知,美好的时光像笙歌和瑶燕一样难以捉摸,暗示着人生的变幻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健康和美丽的自信,无论旁人如何评说,风流和美丽永远在眉间。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自豪和自我肯定。
整首诗词通过描述诗人的闲居、内心的满足和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一种乐观、坦然的生活态度。诗人以庆寿为背景,表达了对长寿和幸福的庆祝,同时也强调了内心的满足和真正快乐的来源。整首诗词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岁月的领悟。
长江飞鸟外,明月众星中。今来古往如此,人事几秋风。又对团团红树,独跨蹇驴归去,山水澹丰容。远色动愁思,不见两诗翁。酒如渑,谈如绮,气如虹。当时痛饮狂醉,只许赏心同。响绝光沈休问,俯仰之间陈迹,我亦老飘蓬。望久碧云晚,一雁度寒空。
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美哉新堂成,及此秋风初。我来适过雨,物至如娱予。稚竹真可人,霜节已专车。老槐苦无赖,风花吹填渠。山鸦争呼号,溪蝉独清虚。寄怀劳生外,得句幽梦馀。古今正自同,岁月何必书。
五字诗成卷,清新韵具偕。不同狂客醉,自伴律僧斋。春别和花树,秋辞带月淮。却归登第日,名近榜头排。
吾弟东山时。心尚一何远。日高犹自卧。钟动始能饭。领上发未梳。床头书不卷。清川兴悠悠。空林对偃蹇。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窗外鸟声闲。阶前虎心善。徒然万象多。澹尔太虚缅。一知与物平。自顾为人浅。对君忽自得。浮念不烦遣。张弟五车书。读书仍隐居。染翰过草圣。赋诗
假使八千五百岁,绍椿松鹤未为奇。不若绍明光不变,此中实应出家时。念道何忧衣食事,千光影裹听莺啼。闻声一啭浑消息,满目莲花不见枝。
露坐仍盘斝,澄澄夜色清。酒如君子厚,月似故人明。短舞天然态,长歌格外声。欢情殊未极,楼鼓发深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