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果何处,溪流出残红。
忽然见桃花,灼灼摇春风。
蒸成日边霞,高吟思无穷。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蒸红亭》是宋代诗人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蒸红亭
桃源果何处,
溪流出残红。
忽然见桃花,
灼灼摇春风。
蒸成日边霞,
高吟思无穷。
中文译文:
蒸红亭,桃源果实在何处,溪流中弥漫着残落的红色花瓣。突然,眼前出现了盛开的桃花,娇艳欲滴,在春风中摇曳。如同蒸腾而起的夕阳边缘的霞光,让人高声吟唱,思绪无穷。
诗意:
《蒸红亭》通过描绘桃源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美的追求。诗中的桃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美好,蒸腾的霞光则象征着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和思绪。诗人在这美景之下,感叹桃源之美,通过高吟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和追求美的无限思考。
赏析:
《蒸红亭》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桃源中的美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通过对桃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和生命力的讴歌,使人感受到了春风拂面的愉悦。蒸腾的霞光和诗人的高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激情的氛围,让人产生无尽的思考和遐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主题,展示了王之道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将读者带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使人们感受到自然之美和诗歌的力量。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诗意,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特色,也展示了王之道作为一位优秀诗人的才华与情感。
岁去人头白,秋来树叶黄。搔头向黄叶,与尔共悲伤。
西风吹动锦斓斑,晓起窥园露未干。三月宿酲醒不得,正思风味到辛盘。
踢倒飞来回首去,倒骑佛殿出皇都。须知此外封疆阙,八面腾腾任卷舒。
万里关河道路迂,出门一笑意何如。来时雨雪侵驼褐,归日风云蔼驷车。玉座喜闻黄石策,金台荣拜紫泥书。野人无以效芹献,一斗酒边双鲤鱼。
岭北山开脉,江西水发源。阴阳余阖辟,小大几乾坤。银海有精力,金函无法门。频年过我客,始可与君论。
师道久不振,小儒咸自私。破崖求圭角,务出己新奇。恻恻去圣远,六经秦火隳。不有传授学,涉猎安所为。汉儒守一经,学者如云随。承习虽未尽,模法有根基。荐绅立朝廷,开口应万机。附对皆据经,金石确不移。熟烂见本末,较然非可欺。吾愿下学官,各立一经师。务尽道德业,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