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公分半榻,卧近竹西楼。
四壁寒蛩夜,一山黄叶秋。
梦随三鼓动,月尚半窗留。
零乱芭蕉影,禅衣烂不收。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爲“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卷。
《正觉僧榻》是宋代诗人艾性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赞公分半榻,
卧近竹西楼。
四壁寒蛩夜,
一山黄叶秋。
梦随三鼓动,
月尚半窗留。
零乱芭蕉影,
禅衣烂不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虔诚的僧人在寺庙中的生活。他分半榻与公共众人共享,卧在靠近竹林的西楼。夜晚里,四壁回响着寒蛩的声音,整个寺庙被秋天黄叶的景色所包围。在三更时分,他的梦境被敲醒,而月光依然透过半掩的窗户洒在房间内。芭蕉的影子在寺庙中飘散,禅衣却破烂不堪,无法被整理收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通过赞美公共生活和与自然的亲近,诗人表达了对清静寺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寒蛩的鸣叫和黄叶的景色突出了秋天的凄凉之美,将季节与寺庙的氛围融为一体。梦境与现实交织,月光透过半掩的窗户映照出僧人的内心世界,给人一种超脱尘俗的感觉。芭蕉的影子和破烂的禅衣则凸显了僧人身世的艰辛和无常的世界。整首诗以简约的描写展示了僧人的寂寞与追求,给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间。
抛了儒书读相书,却将冷眼看诸儒。曾生肯伴诚斋否?共个渔舟入五湖。
头白高僧心已灰,石菖蒲长水蕉开。庄严茗事炉烟起,不用关防俗子来。
八月凉风动高阁,千金丽人卷绡幕。已怜池上歇芳菲,不念君恩坐摇落。世上荣华如转蓬,朝随阡陌暮云中。飞燕侍寝昭阳殿,班姬饮恨长信宫。长信宫,昭阳殿,春来歌舞妾自知,秋至帘栊君不见。昔时嬴女厌世纷,学吹凤箫乘彩云。含情转睐向箫史,千载红颜持赠君。
徭役苦流滞,风波限溯洄。江流通地骨,山道绕天台。有鸟图南去,无人见北来。闭门沧海曲,云雾待君开。
贪閒常怕拆人书,今日开缄病已无。数纸云情动金石,一篇天籁集笙竽。心交物类相感志,愿在衣冠盛事图。稍稍斯文振吾党,快来青鬓躐华途。
势似孤峰一片成,坐来疑有白云生。主人莫怪殷勤看,远客长怀旧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