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头点行军,大嫂金鼓声殷殷。
千里万里鸡犬绝,杳杳南国深蛮云。
蛮邦父母若不仁,九重天子深无闻。
草间弄兵本锄梃,聚力四万称孤君。
皇华遣使宣主恩,横草未立终童勋。
闽南总戎赐斧斧,紫髯一拂清妖氛。
六网生来食虎尊,猛虎虽猛宁同群?於乎猛虎虽猛丁同群,城狐社鼠何足云。
《征南谣》是元代诗人杨维桢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征行军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荣光和民族团结的向往。
诗中的前两句“钱塘江头点行军,大嫂金鼓声殷殷”,展现了军队出征的景象。在江头,军队士气高昂,嘹亮的金鼓声回荡在空中,准备踏上艰难的征程。
接着,诗人写道“千里万里鸡犬绝,杳杳南国深蛮云”,通过“千里万里鸡犬绝”的表达,强调了征途的遥远和艰险。南方的山深水远,被神秘的云雾所覆盖,似乎隐藏着未知的挑战和困难。
之后的几句“蛮邦父母若不仁,九重天子深无闻。草间弄兵本锄梃,聚力四万称孤君”,表达了对南方蛮族的不满和对中央政府的无力感。诗人认为南方蛮族的父母不仁,而朝廷对此却漠不关心。他们身处草莽之间,以简陋的武器聚集起来,力量虽然孤单但坚决。
随后,“皇华遣使宣主恩,横草未立终童勋。闽南总戎赐斧斧,紫髯一拂清妖氛”,展示了皇帝派遣使者宣布恩典的场景。南方的军队接受了皇帝的赐予,他们奋发图强,以斧头砍除邪恶的氛围,为国家的清明和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两句“六网生来食虎尊,猛虎虽猛宁同群?於乎猛虎虽猛丁同群,城狐社鼠何足云”,通过对虎和狐狸的比喻,表达了对勇敢而坚强的个体的赞美。虎虽然凶猛,但它不屈从于群体,而城里的狐狸和耗子却相形见绌,在作者眼中微不足道。
整首诗以雄壮的笔调描绘了南征行军的场景,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对国家荣光和民族团结的向往。作者对南征军队的勇猛和坚定表示赞美,同时对南方蛮族的不仁以及朝廷的无能感到愤慨。这首诗展示了杨维桢在元代混乱时期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担忧,具有浓厚的时代意义。
龙荪晚颖破苔纹。英气欲凌云。深处未须留客,春风自掩柴门。蒲团宴坐,轻敲茶臼,细扑炉熏。弹到琴心三叠,鹧鸪啼傍黄昏。
本为当时国本安,白云满袖出商颜。山中终是通人迹,不似围棋在橘间。
五马来何暮,经营指一弹。石碑书近事,留与后人看。
十里平湖漫不流,晚风吹浪打行舟。定知归得侵灯火,家在菰蒲最尽头。
护溪叠嶂隐长城,直下寒流泯泯情。背水人家认鸡犬,隔林佛屋听钟鲸。山根合处客帆过,日脚断边渔火明,投老一身无地着,欲凭双桨寄浮生。
开田甚难,难中却易。展手甚易,易中却难。说难说易,转见颟顸。自己若无仙骨,谩言九转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