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本来无形,安得这般面觜。
是你不合带来,只得任他赞毁。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不是骷髅,不是傀儡。
这个是第几个身,这个是第几个你。
有人更问如何,向道剑去久矣。
三尺浪高鱼化龙,痴人犹戽夜塘水。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郑天谷写神随喜说偈》是宋代白玉蟾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道本来无形,安得这般面觜。
是你不合带来,只得任他赞毁。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不是骷髅,不是傀儡。
这个是第几个身,这个是第几个你。
有人更问如何,向道剑去久矣。
三尺浪高鱼化龙,痴人犹戽夜塘水。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人与神的关系以及人性的复杂性。诗中提到"大道",指的是宇宙的本源、真理或道义的根源,它是无形的。"面觜"指的是面目和外貌,这句话表达了人类无法用形象的外表来展现大道的本质。诗人认为,人们无法完全理解大道,因为大道超越了我们有限的认知能力。
诗中提到"三分似人,七分似鬼",表达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人既有人性的一面,也有邪恶或灵性的一面,这种复杂性使得人难以被完全了解和定义。
诗人通过描述"骷髅"和"傀儡"的形象,强调了人的身体和外在形象的虚幻性。这里的"骷髅"和"傀儡"可以被视为对物质世界的嘲讽,暗示着一种超越物质的存在。
诗末,诗人表达了对追求真理和道义的决心。他提到"向道剑去久矣",暗示着他一直在追求道义的剑之道。他将追求道义比作"三尺浪高鱼化龙",强调了追求道义的困难和壮丽的景象。而"痴人犹戽夜塘水"则表达了对追求者的怀疑和无助,暗示了在追求道义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挫折。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大道、人性和追求真理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本质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中使用了象征性的语言和形象,给予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对人性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人类的复杂性和难以捉摸的一面。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追求真理和道义的坚定决心,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困难和挫折。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白玉蟾独特的思想和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隐喻性,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柳眼开何媚,蒲芽长得伸。寒花方谒日,新燕已参春。
晴日烘开栗玉葩,懶随霰雪送年华。淮乡地冷开虽晚,竟是人间第一花。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国命在礼。君命在天。陈诚惟肃。饮福惟虔。洽斯百礼。福以千年。钩陈掩映。天驷徘徊。雕禾饰斝。翠羽承罍。受斯茂祉。从天之来。
乍听归燕语窗栊,催放莲灯万炬红。扫尽妖氛春色外,唤回和气雨声中。时机翻覆须天定,人事扶持愿岁丰。幕府贤劳愧群彦,吟诗留俟采民风。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终朝采绿,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