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无家酿致邻翁,得有薪温引颊红。
准拟片言能司主,复求一饱定伤弓。
诗书奴婢晨占鵩,盐米妻儿夜送穷。
早晚郊原莫零涕,动摇葵麦有春风。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正月晦书事》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苦农民的生活场景,通过对他们的琐碎细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贫困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中使用了许多生活中的细节来展示农民的艰辛生活。诗中提到了酿酒、烧柴、烧炉等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诗人通过描述农民的劳作和生活状况,展现了他们在贫困中艰难求生的境遇。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业无家酿致邻翁,
得有薪温引颊红。
准拟片言能司主,
复求一饱定伤弓。
诗书奴婢晨占鵩,
盐米妻儿夜送穷。
早晚郊原莫零涕,
动摇葵麦有春风。
诗意和赏析:
《正月晦书事》以真实生动的笔触刻画了农民艰苦的生活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农民酿酒、烧柴等琐碎的劳动细节,表达了对贫困生活的思考和感叹。诗中的农民生活充满了辛劳和拮据,他们为了生计不得不辛勤劳作,但仍然难以解决温饱问题。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反思。
诗中的"业无家酿致邻翁"表明农民为了生计而酿酒,但酿酒的成果却被邻居所得。"得有薪温引颊红"描述了农民为了保暖而劈柴,柴火的温暖使得他们的脸颊红润,这是对农民艰辛劳作的描写。"准拟片言能司主"表达了农民虽然只能背诵几句简单的文章,但依然可以胜任一些主持的工作。"复求一饱定伤弓"表明农民为了温饱不得不再次出门打猎,这种艰辛的生活使他们的身体受到伤害。
诗词最后两句"早晚郊原莫零涕,动摇葵麦有春风"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诗人呼吁农民不要在郊原上流泪,而是要相信春风会带来葵麦的繁荣,寄予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总之,《正月晦书事》通过对农民生活琐碎细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贫困生活的思考和对农民境遇的同情。诗人以真实的笔触展示了农民的艰辛劳作和拮据生活,同时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希望。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怀和对社会不公的反思。
我钻故纸似痴蝇,汝复孳孳不少惩。父子更兼师友分,夜深常共短檠灯。
季鹰满眼杯倾淥,鲁望长吟鬓欲斑。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忘情三十载,曾不厌顽疏。白石能同煮,青山亦共居。猨声依树乐,鸟影入云虚。闻道黄精熟,相呼又荷锄。
塞上早春时。暖律犹微。柳舒金线拂回堤。料得江乡应更好,开尽梅溪。昼漏渐迟迟。愁损仙机。几回无语敛双眉。凭遍阑干十二曲,日下楼西。
朱辂乘时兮出晓烟,飞梁承幸兮斗城边。幔省荫堤兮杨叶闇,星旄藻岸兮物华妍。珠网金铺兮豫章馆,风樯桂楫兮木兰船。象潢仪汉兮澄波远,激水寻橦兮妙戏全。伫帝晖兮凝製跸,人焕衍兮欢心逸。嘉流景兮延迩臣,乐清明兮丽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