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回却过西陵浦,扁舟仅容居士。
去得几何时,黍离离如此。
客途今倦矣。
漫赢得、一襟诗思。
记忆江南,落帆沙际,此行还是。
迤逦。
剡中山,重相见、依依故人情味。
似怨不来游,拥愁鬟十二。
一丘聊复尔。
也孤负、幼舆高志。
水葓晚,漠漠摇烟,奈未成归计。
姜夔(一一五五?~一二二一?),字尧章,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父噩,高宗绍兴进士,歷新喻丞,知汉阳县,卒于官(《宋史翼》卷二八)。夔孩幼随父宦,继居姊家,往来沔、鄂近二十年(本集《以长歌意无极好爲老夫听爲韵奉别沔鄂亲友》)。孝宗淳熙间客湖南,识闽清萧德藻。德藻以其兄子妻之,携之同寓湖州。居与白石洞天爲邻,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其卒年约爲宁宗嘉定十四年。夔诗词均自成一派。诗格秀美,爲杨万里、范成大等所重;词尤娴于音律,好度新腔,继承周邦彦的词风,在当时和后世词人中有较大影响。晚年自编诗集三卷,已佚。今存《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白石诗说》等。事见夏承焘《姜白石繫年》,《宋史翼》卷二八有传。 姜夔诗,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白石道人诗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到》影印清干隆水云渔屋刊本(简称四部丛刊本),并酌校清嘉庆石门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与新辑集外诗合编爲一卷。
《徵招》是宋代姜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徵招
潮回却过西陵浦,
扁舟仅容居士。
去得几何时,
黍离离如此。
客途今倦矣。
漫赢得、一襟诗思。
记忆江南,
落帆沙际,
此行还是。
迤逦。
剡中山,重相见、
依依故人情味。
似怨不来游,
拥愁鬟十二。
一丘聊复尔。
也孤负、幼舆高志。
水葓晚,
漠漠摇烟,
奈未成归计。
译文:
潮水回卷,经过西陵浦,
小舟勉强容下居士。
离开多久呢,
黍离离的时光如此。
旅客的旅途如今已经疲惫。
随意地得到了一襟的诗思。
记忆中的江南,
帆落在沙滩上,
这次出行是回家。
曲折而迂回。
剡中山,重重相见,
依依故人的情味。
似乎有些遗憾不能一同游览,
拥着愁思的鬟发,十二岁。
在这片土地上稍作停留。
也要承担着孤独与年幼的志向。
水荇晚霞,
稀稀疏疏地摇动着烟雾,
可惜还未能实现归程的打算。
诗意和赏析:
《徵招》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的宋代诗词。诗人姜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潮水回卷的景象,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奈和心情沉重。诗中的扁舟仅容居士,暗示诗人自己是一位居士,孤独地面对离别。他回忆起江南的美景和往事,帆落在沙滩上象征着归途的到来。诗人心怀愁绪,无法与故人一同游玩,只能怀着十二岁时的纯真和思念,暗示岁月的变迁和生活的无奈。最后,诗人以晚霞摇动烟雾来形容归程的未定,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归家的渴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意境展示了离别时的思绪和情感,传递出一种深深的忧伤和对归乡的渴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表达,诗人姜夔创造了一幅凄美而动人的画面,让读者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鸣。
青牛西出关,老聃始著五千言。白鹿去升天,尔来忽已三千年。当时遗迹至今在,隐起苍桧犹依然。惟能乘变化,所以为神仙。驱鸾驾鹤须臾间,飘忽不见如云烟。奈何此鹿起平地,更假草木相攀缘。乃知神仙事茫昧,真伪莫究徒自传。雪霜不改终古色,风雨有声当夏寒。境清物老自可爱,
秬鬯既将,黄钟具奏。瞻望真游,优若有慕。于皇列圣,在帝左右。云车具业,以妥以侑。
游人笑语问朝霞,处处相随攫肉鸦。上冢归来更乘兴,醉依柳影藉梨花。
日上高台云半屏,洞门休唤夕阳扃。巍冠不整跏趺坐,秋楮斓斑数点星。
少悟浮图法,因传法喜名。於人无厚薄,知已尽豪英。药舍朝炉暖,棋窗夜烛明。性怀元自得,未用厌逢迎。
花袍白面呼郎神,当阶夺花不避人。天马乘龙金络脑,贾家贵婿正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