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秋风生,众芳感萧瑟。
何由九地底,一气回暖脉。
官居类僧坊,忽有芝草坼。
骈跗间红紫,合盖晕黄白。
秋菌苦争气,渠自凡眼窄。
此理岂人为,信我匪天厄。
年余窍边廪,菜饱固不择。
谬政鬼所笑,敢望神意格。
山中合欢桃,陇上六歧麦。
一年获三瑞,助我动行色,归来及受厘,藉口缓诛责。
从今归商山,举手谢樵客。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芝草》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石。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边上秋风生,众芳感萧瑟。
何由九地底,一气回暖脉。
官居类僧坊,忽有芝草坼。
骈跗间红紫,合盖晕黄白。
秋菌苦争气,渠自凡眼窄。
此理岂人为,信我匪天厄。
年余窍边廪,菜饱固不择。
谬政鬼所笑,敢望神意格。
山中合欢桃,陇上六歧麦。
一年获三瑞,助我动行色,
归来及受厘,藉口缓诛责。
从今归商山,举手谢樵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秋天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对官场虚伪的讽刺。诗中以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诗的开篇,描绘了边地秋风的吹拂,芳草因此而感受到凄凉的气息,展现了秋天的寂寥。接着,诗人运用比喻,将大地比作人体,称九地底为人体的深处,芝草则象征生命的回暖之脉。这种联系使得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的感受相互关联起来。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绘了官场中的虚伪景象,以芝草的破裂为象征,暗示虚伪的表面将被揭露。红紫色的芝草与晕黄白色的芝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官场中的虚伪和矛盾。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秋菌的竞争和凡人的狭隘视野,表达了人们对于真理和道德的局限性,暗示了人们对真相的认知是有限的。此外,诗中也透露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讽刺和不满,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的谴责。
最后几句,诗人将注意力转向自然界的生机与丰收,以合欢桃和六歧麦为例,描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丰收的景象。一年获得三种祥瑞,使得作者在行色匆匆之间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鼓舞。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切入点,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官场虚伪和人性局限的思考和讽刺。同时,通过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仰和对生命力量的讴歌。
退食勤稽古,当朝动引经。人心喜偏侧,国脉要匀亭。二府早闻政,三孤晚告灵。羔裘惜光彩,不肯到头厅。
河岳灵神拥瑞来,剑川一夜起云雷。祥风破腊吹灰琯,和气先春报砌槐。龙邸久膺心膂托,金瓯终为姓名开。年年已与梅花约,长借清香入寿杯。
六国清平贺圣年,珠檐高卷月明前。金轮那肯当堂坐,不用丹墀击静鞭。
秋风远塞皂雕旗,明月高台金凤杯。红妆肯为苍生计,女妖娆能有几?两蛾眉千古光辉:汉和番昭君去,越吞吴西子归。战马空肥。
山影随人尽,江流入地深。乾坤孤客泪,桃李一生心。落日牛羊渚,春风桑柘林。周南留滞意,聊试小棠阴。
岂是梅花最早开,六霙先已发阳台。泾南渭北花如锦,太白山头只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