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路到深寺,溪流镜样清。
微芳缘岸落,荒竹过墙生。
烘日浅深色,寒鸦断续声。
我来无旧识,素抱与谁倾。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 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至禅居》是宋代释宗嵩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来到深寺,路途艰险,溪水流动如镜清澈。
微弱的芳香飘散在岸边,荒凉的竹子穿过墙壁生长。
阳光照耀下形成浅深的色彩,寒鸦的叫声断断续续。
我来到这里,没有旧友相识,只有内心的宁静与谁分享。
诗意:
《至禅居》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释宗嵩来到深山寺庙的心境和感受。诗人经历了困难的旅途,最终抵达了深山寺庙,与自然融为一体。诗人描绘了溪水清澈如镜、微弱芳香、荒凉竹子等景物,展现了深山僻静之美。阳光的照耀和寒鸦的叫声成为诗中的背景音,凸显了宁静中的生命活动。诗人在这个陌生之地,感叹自己没有旧友相识,但他仍在内心中保持着宁静与谦逊的态度。
赏析:
《至禅居》以深山僻寺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与自然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深山寺庙、清澈的溪水、微弱的芳香、荒凉的竹子等形象,都呈现出一种恬静和安详的氛围。阳光的照耀和寒鸦的叫声则增添了一丝生命的活跃感。
诗人在这个陌生之地,没有旧友相识,但他将内心的宁静和虔敬带到了这里。这种宁静与谦逊的态度,体现了佛教文化中的禅修精神。诗人通过深入山寺,追求宁静的心灵体验,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内心寄托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淡雅的笔触展现了深山僻静之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和与自然和谐的情感。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自然景物的美丽与恬静,同时也可以思考自己内心的安宁与追求。
山川蟠跨偶成形,威凤低回久未行。更种梧桐真可致,高飞性似伯夷清。
三槐氏胄,早荣升大府,展施才调。应欲濡须兵革后,几度愁纡怀抱。翦烛寒更,催科春晚,诸事安排了。簿书丛里,辛勤说与谁道。遥想淝水西边,三贤堂古,孝肃名偏好。为我瓣香先致敬,耿耿寸心相照。赞画侯藩,趋承相府,指日登枢要。不堪离别,一尊聊为倾倒。
光阴倾与篆烟消,十八年华似昨朝。久负君恩惭老大,已衰心力叹飘萧。官闲自可从乡饮,情至因忘对客谣。一笑春红真漫耳,傍人已道色全饶。
蓬头历齿王霸子,葛帔练裙任昉儿。世绪何妨有凋落,若敖羊舌正堪悲。
我昔南游三眼国,逢人一笑启丹唇。只今重到孤峰顶。依旧丹唇一笑新。
小语精微沥耳圆,况聆珠玉泻如泉。一番心上温过,明镜明朝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