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至池州赠陈鼎秀才》

淮阳学舍旧相依,常诵曹溪第一机。
却到江西心有悟,回看过去事皆非。
孤舟远适身如寄,二顷躬耕道自肥。
欲看齐山君去否,闲中徒侣近来稀。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至池州赠陈鼎秀才》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淮阳学舍旧相依,
常诵曹溪第一机。
却到江西心有悟,
回看过去事皆非。
孤舟远适身如寄,
二顷躬耕道自肥。
欲看齐山君去否,
闲中徒侣近来稀。

诗意:
这首诗是苏辙给陈鼎秀才写的赠诗。诗人首先回忆起过去在淮阳学舍的时光,那里的人们相互依靠,经常一起诵读曹溪禅宗的第一机(指禅宗宗祖神秀的法门)。然而,苏辙后来来到江西,心中产生了新的领悟,意识到过去的种种事情都是虚幻不实的。

接着,诗人以孤舟远适、身心寄托的方式,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在田园中辛勤劳作,修行道义,自食其力。而他心中有一个疑问,想知道同为文人的齐山是否也有同样的心境,但徒侣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稀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辙在不同环境下的心路历程。他以淮阳学舍的经历为起点,表达了对传统学问和宗教信仰的依赖和敬重。然而,当他到达江西后,他的心灵得到了新的领悟,看清了过去种种事情的虚幻和不真实性,因此产生了对这些经历的怀疑和反思。

诗人以孤舟远适的形象,表达了他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将自己的身心寄托于田园的劳作和修行。他通过躬耕自肥的方式,寻求内心的满足和真理的触摸。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同道之间交往稀少的遗憾和思考,希望知道同样身处文人圈内的齐山是否有类似的心境。

整首诗以简洁流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不同环境中的心灵变化和对真理的探索。它展示了苏辙对传统学问的尊重和对内心真实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在个人修行中的孤独和思考。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心路历程,引发读者对生活和真理的思考。

  • 《赠萧参议德藻二首》

    诸侯宾客湖南盛,东海萧生汉帝知。前后相望真一揆,流传况复有新诗。乡来识面嗟无地,今日登门可自迟。未信千岩趣归去,近传新把峡州麾。

  • 《隐屏》

    排云觝雨立虚空,端正方严万壑中。好去明堂充宁倚,不应留此伴仙翁。

  • 《秋兴》

    伤秋愁不断,邻杵已鸣霜。宝扇鸾收影,篘蚁带香疏。花停懒蝶细,草庇寒螀虫。落叶无人扫,庭空下夕阳。

  • 《□□□(闻鹃啼)》

    眼将穿,肠欲裂。声声似向春风说。春色飘零,自是人间客。不成泪,都成血。朝朝暮暮何曾歇。叫彻斜阳,又见空山月。

  • 《四块玉·闲适》

    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南亩耕,东山卧,

  • 《招同官诸宣教一饭用舟字韵成拙句》

    士要飞腾及黑头,肯来挥麈试同谋。已携荷叶招欢伯,莫笑花枝欠杜秋。老我余年思钓渭,诸君他日合封留。胸中器度须深阔,江汉方行万斛舟。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