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时同出守,星鬓各萧萧。
蹊李伐不食,原禽行自摇。
棹前饶沸浪,蓬处但惊飚。
素愿山林隐,公乎不在招。
某闻望之补郡,常雅意于本朝;长孺爲郎,每注情于禁闼。皆欲恢明景化,徽序懿纲。宣硕惠于政经,奉清光于昼接。前闻尽在,茂躅可徵。恭惟学士淑问熙朝,英猷秀世。颁条列土,重季布之股肱;陪议外庭,凑吾丘之智略。果膺绿诏,入觐紫宸。盖丕绩以上闻,表清衷之弥属。饬东方之骑,飞鞚载严;趣舍人之装,輶轩既御。而某夙叨恩纪,敢嘿颂声。才愧巴人,莫预弥高之唱;惠同嘉树,愿赓勿剪之谣。谨斋沐成七言四韵送行诗三章,缮写捧诣客次,祗候陈献。理非逮意,言且无文,甫成怫悦之辞,少系中和之作。
《祗答公序相国二兄见寄二首》是宋代诗人宋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前时同出守,星鬓各萧萧。
蹊李伐不食,原禽行自摇。
棹前饶沸浪,蓬处但惊飚。
素愿山林隐,公乎不在招。
诗意:
这首诗词是宋祁回答公序相国二兄寄来的信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与二兄曾一同出任官职,如今却各自年华老去的情感。诗中还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通过描写蹊李不食、原禽自摇、棹前浪涌、蓬处风起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希望能够隐居山林,远离尘嚣,但公乎却不愿意隐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二兄的友情和对自然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生的变迁相联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意象生动,用词精练,给人以深深的印象。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隐居山林的向往,但公乎不愿意隐退,这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整首诗词既有情感的表达,又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情感。
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万里便随金 ,三台仍借玉连钱。花浮酒影彤霞烂,日照衫光瑞色鲜。十二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
底事重来淮上村,九关难上阻司阍。短衣他日欲射虎,堂印何时看倒盆。花著襟裾无定力,雪侵须鬓有愁根。天河且挽洗疮疥,若问甲兵君莫论。
午昼花阴静,春风数蝶飞。坐来生远思,深院燕初归。
泛泛池中凫,上下与水俱。不与水争力,所以全其躯,遇物贵含垢,修身戒明污。胡能若云月,浪自惊群愚。
经界废已久,王者无尺土。强力喜饕吞,含血不肯吐。孱弱困道傍,性命轻毫缕。为政须务本,析薪何匪斧。
眼前欲尽情何限。风外南枝无一半。东君何事莫教开,及至如今都不管。高楼三弄休吹趱。一片惊人肠欲断。杏花开后莫嫌衰,如豆青时君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