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阿姥短亭翁,探借桃花作面红。
酒熟自尝仍自卖,一生割据醉乡中。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这首诗词是杨万里的《至後入城道中杂兴十首》,是宋代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长亭阿姥短亭翁,
探借桃花作面红。
酒熟自尝仍自卖,
一生割据醉乡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乡村景象,通过描写长亭和短亭上的两位老人,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情。诗人借用桃花的形象,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醉乡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乡村景色和两位老人的形象。长亭和短亭象征着人生的旅程,阿姥和翁则代表了岁月的沉淀和智慧的积累。诗人通过借桃花作面红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融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酒熟自尝仍自卖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他不受拘束,自由地享受生活。最后一句“一生割据醉乡中”则表达了诗人对醉乡的向往,醉乡象征着自由、快乐和无拘无束的境界。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由自在、快乐的追求。它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乡村景象,给人以愉悦和舒适的感受。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的融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间。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优入异闾。
山多猿鸟群,永日绝嚣氛。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拄筇黏落趺,拂石动寒云。谁昔来营此,寻碑看记文。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日出百鸟喜,覊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义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