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推驭辨。
寥廓本乘蜺。
三门临苦县。
九井对灵溪盛丹须竹节。
量药用力圭。
石似临卭芋。
芝如封禅泥。
毻毛新鹄小。
盘根古树低。
野戍孤烟起。
春山百鸟啼。
路有三千别。
途经七圣迷。
唯当别关吏。
直向流沙西。
《至老子庙应诏诗》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虚无推驭辨。
寥廓本乘蜺。
三门临苦县。
九井对灵溪盛丹须竹节。
量药用力圭。
石似临卭芋。
芝如封禅泥。
毻毛新鹄小。
盘根古树低。
野戍孤烟起。
春山百鸟啼。
路有三千别。
途经七圣迷。
唯当别关吏。
直向流沙西。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游历途中所见所感。诗中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感受,以及对宗教信仰和历史传承的思考。
赏析:
诗的开篇写道“虚无推驭辨”,表达了作者对万物的虚幻和无常的认识。接下来的描述“寥廓本乘蜺”,寥廓指的是广阔的天空,蜺是一种神话中的传说鸟,以此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飞翔的向往。接下来的“三门临苦县”描绘了一幅县城的景象,暗示了人们在尘世中的苦难和纷扰。
之后的描写“九井对灵溪盛丹须竹节”,描述了田园风光和清新的自然景观。九井和灵溪象征着水源的丰盈,丹须竹节则是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随后的描述“量药用力圭”、“石似临卭芋”、“芝如封禅泥”则描绘了山中的珍奇草药和山石的奇异形状,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赞美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野外的景象,以及春天山中百鸟的鸣叫,表达了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接着,诗中提到“路有三千别,途经七圣迷”,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离别和迷茫。最后两句“唯当别关吏,直向流沙西”,表达了作者要远离人世的纷扰和束缚,向着未知和远方前进的决心。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的壮丽和人文的繁华,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宗教和历史的思考,展示了庾信独特的感悟和审美情趣。
明日重阳今日归,布帆丝雨望霏霏。行过鹤渚知堪住,家在龙沙意有违。
舞困歌慵酒梦迟,小栏舒腕转腰时。落花垂柳娇无力,都送春愁上两眉。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归帆 一作:征帆)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
放行把住谩周遮,一段风流出当家。不是当年漆桶破,争能撒土又抛沙。
千峰围古寺,深处敞楼台。景异寻常处,人须特达来。松杉寒更茂,岚霭昼还开。欲续丰碑语,含毫恨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