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蚕恶绫帛贵,官急无丝织红泪。
残经脆纬不通梭,鹊凤阑珊失头尾。
今年蚕好缲白丝,鸟鲜花活人不知。
瑶台雪里鹤张翅,禁苑风前梅折枝。
不学邻家妇慵懒,蜡揩粉拭谩官眼。
章孝标,桐庐人。登元和十四年进士第,除祕书省正字。太和中,试大理评事。诗一卷。 章孝标,桐庐人,登元和十四年进士第,除秘书省正字。太和中,试大理评事。诗一卷。
诗词《织绫词》描写了织绫工艺的过程和织绫者的辛苦和不易。通过细蚕的蚕丝贵重、官府急需却无法织纺的情景,以及今年蚕好缲织出的丝线美好,与鸟鲜花活人无法比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织绫工艺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中所描述的织绫工艺是指将丝线纺织成细薄如绢的丝织品。诗人通过对织绫工艺过程的描写,表达了织绫工艺的艰辛和织绫者的辛苦。去年蚕好织绫,但由于贵重,织绫成为官府的急需之物,然而由于蚕丝贵重,官府无法织制出红色的绫帛,只能纺织成泪水一般的织品。而今年蚕好缲白丝,诗人以瑶台雪中的鹤张翅、禁苑风前的梅折枝来比喻蚕好缲白丝的美好,与鸟鲜花活人无法比拟。整首诗言简意赅,抓住织绫工艺的关键环节和特点,通过对比描写表达了对蚕丝工艺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意:
诗人通过织绫这一古老的手工艺来抒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他通过对织绫工艺过程的描写,在细蚕的蚕丝贵重、无法织纺红色绫帛这一情境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视。并通过今年蚕好缲白丝的描写,与鸟鲜花活人无法比拟,来强调这种美好的珍贵。诗中还提到了不学邻家妇慵懒,蜡揩粉拭谩官眼的形象,暗示诗人不满于庸俗的生活方式和官场虚伪的风气,对美好事物和诗意追求的渴望。
赏析:
《织绫词》通过简洁的文字,准确地表达了诗人对织绫工艺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词以简单的描述展现了蚕丝工艺的细腻和精湛,同时通过对比描写,强调了这种工艺的珍贵和美好。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庸俗世俗的不满也透过诗词的形象言外之意中传达出来,给予了读者深思和思考的空间。整首诗给人以美好而深远的感受,是一首经典的唐代诗词之作。
前年别公东南驰,正当六{左马右鬼}还宫时。都人欢传好消息,慈宁首问公何之。{左擅去扌右毛}裘不复恃军马,颍上一战中兴基。青天白日呈万象,向来才吻真成痴。数从西府伺行李,枢筦政要人扶持。吴江再见丹枫落,宁料我公犹在兹。呼鹰台边闲鼓角,望沙楼上陈书诗。夕烽平安置莫
日脚收新雨,禅房早得秋。重来应更好,谁与共清幽。
无心立臧否,有术验荣衰。举世声中动,浮生骨还来。弹轻知福地,欬小应灵台。笑我老何及,是身惟死灰。
玉帐元侯重,黄枢上宰雄。缘情词律外,宣力庙谋中。震耀恭天讨,严凝助岁功。行看画麟阁,凛凛有英风。
颠倒儒冠二十春,归来重喜访僧邻。千奔万竞无穷竭,老竹枯松特地新。
枯槁蒙膏润,谁非喜雨人。儿童翻懊恼,惜不看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