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至榕溪阁览黄》

元年留桂岭,六月至榕溪。
水木清相{左氵右砉},风烟暝欲凄。
精庐千古迹,乐石两公题。
造物生贤意,宁图到广西。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诗词《至榕溪阁览黄》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描述了他在桂岭逗留一年后,六月份来到榕溪阁观赏黄山的景色。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至榕溪阁览黄》中文译文:
元年留桂岭,
六月至榕溪。
水木清相{左氵右砉},
风烟暝欲凄。
精庐千古迹,
乐石两公题。
造物生贤意,
宁图到广西。

诗意和赏析:
《至榕溪阁览黄》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曾丰在元年离开桂岭,六月抵达榕溪阁欣赏黄山的景色。他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和人文的历史。

诗的前两句"元年留桂岭,六月至榕溪"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旅行经历。他在桂岭逗留了一年,到了六月份才到达榕溪阁。接下来的两句"水木清相{左氵右砉},风烟暝欲凄"描绘了榕溪阁周围的景色。清澈的水和绿树相映成趣,而风和烟雾交织,给人一种凄美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精庐千古迹,乐石两公题"表达了榕溪阁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精美的楼阁承载着千年的古迹,而两位文人题字更增添了一份乐趣和意义。

最后两句"造物生贤意,宁图到广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敬仰。诗人认为自然万物的创造都是为了培养人才,而他自己则希望能够前往广西,继续追求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这首诗以简约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旅行经历和对自然、人文的感悟。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对历史文化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和人类智慧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给人以清新恬静的感受,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追求。

  • 《李郡丞邀同胡文学游山庄和韵》

    风巾飘不定,重上去时楼。苍鼠翻诗橐,青虫堕酒瓯。苦吟还掉臂,扶醉欲平头。世道吾无补,何因用著愁。

  • 《后江行十绝》

    拥骑年时忆往来,旧时行处半莓苔。山云勒驾应频笑,又是江南勾当回。

  • 《贾浪仙》

    仙游谪下可能禁,多少名山助苦吟。千古断碑犹有恨,推敲无字到于今。

  • 《题西轩竹上》

    昔去无此屋,今兹更添竹。吾辈固萧閒,道人殊不俗。

  • 《题李简夫葆光亭》

    迳草侵芒屩,庭花堕石台。小亭幽事足,野色向人来。坐上乌皮几,墙间大瓠罍。老成无不可,谈笑得徘徊。

  • 《呈葛抚州二首》

    试说临川郡,江西第一州。晏王今邑子,颜谢古诸侯。未觉流风远,端知物望优。岘山犹得拟,湛辈肯容不。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