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石火里穿辽天鼻孔,妙转机前打凤罗龙。
正法眼,瞎驴边。
灭却被沙盆,扶临济正宗。
门庭峭峻,孰敢当锋,铁壁银山一线通。
释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二十三岁受戒于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于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歷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干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隠,命爲首座。不久出世于平江府阳山澂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爲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隠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衆。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爲南岳下十八世,密庵杰禅师法嗣。有《松源崇岳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陆游撰《塔铭》。 崇岳诗,以辑自《语录》者编爲一卷,以《语录》卷下单编之偈颂贊及他书所录编爲另一卷。
《芝山智默长老请赞密庵先师》是宋代释崇岳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芝山智默长老请赞密庵先师》中文译文:
击石火里穿辽天鼻孔,
妙转机前打凤罗龙。
正法眼,瞎驴边。
灭却被沙盆,扶临济正宗。
门庭峭峻,孰敢当锋,
铁壁银山一线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由释崇岳创作,诗题是《芝山智默长老请赞密庵先师》。诗中的内容充满了禅宗的意象和哲思。
首先,诗中提到“击石火里穿辽天鼻孔”,表达了打破常规、出奇制胜的禅宗思想。禅宗强调超越表面现象,通过直接体验来觉悟真理,这里用击石火里穿辽天鼻孔的形象来隐喻禅宗的独特体验和颠覆常规的力量。
接着,诗中出现了“妙转机前打凤罗龙”,意味着在禅修的过程中,通过巧妙的转换和应变,可以突破困境,达到超越世俗的境地。凤和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和权威,打凤罗龙则是超越对这些世俗符号的执着,进而触及更深层次的真理。
诗的下半部分描述了“正法眼”和“瞎驴边”,这是禅宗中的一种修行方法,通过直接体验现象的真实性来觉悟佛性。这里的“瞎驴边”暗指禅宗弟子们的修行状态,他们虽然在一片黑暗中摸索,却能够通过直觉而触及真理。
最后两句“灭却被沙盆,扶临济正宗。门庭峭峻,孰敢当锋,铁壁银山一线通。”表达了禅宗的严苛和卓越。禅修者要灭除一切执著和妄念,保持纯净的心灵,才能真正接近佛法的真谛。门庭峭峻表示禅宗门派的严整和高峻,只有真正具备才能和勇气的人才能够超越这一层层的关卡,通往禅宗的最高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隐喻,表达了禅宗的修行思想和境界。作者运用禅宗的特色表达方式,使得诗中的意象充满了力量和深度,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废逐人所弃,遂为鬼神欺。才难不其然,卒与大患期。凌人古受氏,吴世夸雄姿。寂寞富春水,英气方在斯。六学成一贯,精义穷发挥。著书逾十年,幽赜靡不推。天庭掞高文,万字若波驰。记室征两府,宏谋耀其奇。车酋轩下东越,列郡苏疲羸。宛宛凌江羽,来栖翰林枝。孝文留弓剑,中
番阳胡公,字振祖。当元之季,以义起兵,克复郡治,纪功,授饶州府判。后从官军转战至浮梁,与敌相拒,粮尽矢绝,义不辱,愤骂,以身死之。乡贡蔡渊仲先生为之立传,予作歌以表其节义焉。至正甲午也。昆仑昼裂黄河决,京畿地毛白于雪。鬼母啼秋天雨鱼,武库兵鸣剑飞血。黄屋播
鞾纹纸帐稻畦衲,榾柮地炉煨芋供。此是人间真富贵,莫针轻易许渠侬。
翠幄迎霜半染红,高林风过杂笙钟。澄光万顷天无滓,留与义和驾六龙。
月姊亲移入庆门,广寒今是并肩人。分他蟾窟雌雄种,作我萤窗南北邻。傲窦虽悭三树玉,比诜翻剩一枝春。主人便好鞭黄鹄,斫取魁梢谢紫宸。
夜梦有客短褐袍,示我文章杂诗骚。措辞磊落格力高,浩如怒风驾秋涛。起伏奔蹴何其豪,势尽东注浮千艘。李白杜甫生不遭,英气死岂埋蓬蒿?晚唐诸人战虽鏖,眼暗头白真徒劳!何许老将拥弓刀,遇敌可使空壁逃。肃然起敬竖发毛,伏读百过声嘈嘈。惜未终卷鸡已号,追写尚足惊儿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