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七月炎云升,碧树黄鹂亦可人。
哑咤一声行道外,不知身在故园春。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爲寺。復至四明,爲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爲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止水道中闻莺》是宋代僧人释宝昙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夏日的景象,以及身处异乡的感受。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止水的道路中听到黄莺的歌声,七月的人间炎热云彩升腾,碧绿的树上黄鹂也能取悦人。寂静的道路之外发出了一声哑咤,却不知自己身在故园的春天。
诗意:
这首诗词以夏日景色和离乡之感为主题,展现了作者身处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夏天的天空被炎热的云彩所覆盖,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黄莺的歌声仍然能够给人带来欢乐和舒适。作者在行走的道路上听到了一声哑咤,使他意识到自己离开了故园,无法享受到熟悉的春天的温暖。
赏析:
《止水道中闻莺》通过描绘夏日景色和黄莺的歌声,以及作者的离乡之感,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和对人间美好的向往。夏季的炎热和云彩升腾的描绘,突出了季节的特点,同时也反衬出黄莺的歌声的清脆和愉悦。诗中的哑咤声则起到了破坏平静的作用,使作者意识到自己身处异乡,无法感受到故园的春天。整首诗词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感受的表达,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故园的眷恋之情。这种对离乡别井的感受和对家乡的思念,具有普遍的人情味,引起读者对故乡和家的思考和回忆。
赫赫皇运,明明太宗。四{左阝右奥}咸暨,一变时雍。睿文炳焕,圣德温恭。千龄万祀,永播笙镛。
可怜谁家妇。缘流洗素足。明月在云间。迢迢不可得。
万事纷纷醉即休,无功可作酒泉侯。谁能载取千缸去,且向舟中打拍浮。
轩冕初期咳唾收,一官白首叹淹留。已嗟游宦骞腾晚,遽遗功名取次休。中寿不令周甲子,遗编曾拟传春秋。未应埋没随黄壤,定作骑鲸汗漫游。
唐贤存雅制,诗笔仰防闲。递去权应紧,封回债已还。带班犹恐俗,和节不妨山。酒箧将书簏,谁言季孟间。
画角听时恨最深,戍楼偏在女墙阴。声寒恐有新霜落,意远未随红日沉。凉月一天孤雁影,秋风万里狂夫心。连宵只解搜诗意,哀怨何曾动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