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直夜二首》

鑪销香篆蔼馀芬,宴坐氍毹日易曛。
虎圈微凉生夕籁,鹤天新霁见归云。
通中梦稳春寒薄。
肃唱声沉夜漏分。
误濯尘缨成底事,严阿千古有移文。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作品评述

《直夜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鑪销香篆蔼馀芬,宴坐氍毹日易曛。
虎圈微凉生夕籁,鹤天新霁见归云。
通中梦稳春寒薄,肃唱声沉夜漏分。
误濯尘缨成底事,严阿千古有移文。

译文:
炉炭销尽,香烟袅袅,宴席上坐着的人们,羊毛毡随着日落渐渐变暗。
虎圈里微凉的气息,夜晚的鸟鸣,鹤天新晴霁,云彩归来。
通中的梦境安稳,春天的寒意渐薄。肃静的歌声沉寂,夜晚的时钟声不停地流逝。
无意中洗涤尘埃,文辞成为千古留传。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以炉炭销尽、香烟袅袅的画面开篇,展示了宴席上人们的欢愉氛围。随着夜幕的降临,羊毛毡渐渐变暗,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接着,诗人用虎圈微凉的气息和夜晚的鸟鸣来描绘寂静的夜晚,以及鹤在新晴天中飞翔的景象。这些对自然的描绘,与通中梦境的安稳和春天寒意的消退相互呼应,展现了自然界和人世间的变化与寂静。

在诗的结尾,诗人以误濯尘缨的意象,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重视。诗人认为即使是无意中的洗涤尘埃,也可能成为千古流传的文辞,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赏析:
《直夜二首》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展示了夜晚的景象和人事变迁。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交融,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历史文化传承的思考。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炉销香篆、氍毹日易曛、虎圈微凉、鹤天新霁等,这些意象通过细腻的描写,给读者带来了视觉和感官上的享受。同时,诗人还通过描写春天寒意渐薄、肃静的歌声沉寂等细节,表达了对季节变化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慨。

诗的结尾以误濯尘缨为象征,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即使是无意中的行为,也可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远的影响。这一观点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总体而言,杨亿作品《直夜二首》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勾勒出夜晚景象和人事变迁。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织,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历史文化传承的思考。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炉销香篆、氍毹日易曛、虎圈微凉、鹤天新霁等,这些意象通过细腻的描写,给读者带来视觉和感官上的享受。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春天寒意渐薄、肃静的歌声沉寂等细节,表达了对季节变化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慨。

诗的结尾以误濯尘缨为象征,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即使是无意中的行为,也可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远的影响。这一观点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总体而言,《直夜二首》通过精湛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与人事变迁的思索,以及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这首诗词在描绘细节的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人生和时间的深思。

  • 《沁园春》

    阆风老仙,颉佩飞霞,翳凤骑麟。况眼窄乾坤,气凌河渭,胸吞渠禄,笔洒烟雪。某水某丘,我觞我咏,物外何曾着一尘。萧闲处,狎沙鸥半席,更许谁分。图开家庆团栾。要说甚、垂弧岳降神。看延桂堂前,斑衣采采,茁兰阶下,玉树森森。绀发长新,丹芝未老,笑傲壶天不尽春。东山好

  • 《太平守梅学士隔阔累年会遇京口喜道旧故特枉》

    学海儒珍昔所知,于令刮目异常时。蜗庐何幸纡千骑,萤烛多惭对九枝。铅摘次书才赡雅,麈毛挥辩状清羸。竹符芸省翻留滞,可是青云缓步迟。

  • 《挽大溪姚祥叔即南》

    庆门今独盛,旧族有光华。日坐不欺至,天兴积善家。山林娱晚境,书史是生涯。手种堂前桂,君看身后花。

  • 《留守舍人张公安国闻维筑亭题其榜曰朝阳既去》

    日边清切以文鸣,立对朝阳欲问程。笔落生春变寒谷,诗来将喜破愁城。檐前水到乘槎便,天际山横与槛平。准拟公归道过此,小留觞咏集簪缨。

  • 《八月初游君山谊斋有诗同赋二首》

    此山独姓楚春申,珠屐风流几斛尘。樽俎一时俱上客,兴亡千载属何人。萧萧病叶悲霜木,采采幽花识润频。白鹭不知今古事,临江一笑岸纶巾。

  • 《偈倾一百三十三首》

    举古举今,和泥合水。说心说性,画虎成狸。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