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治易洞》

自昔遥闻太守高,明爻象彖日忘劳。
洞中陈迹今如扫,斯道何曾损一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作品评述

诗词:《治易洞》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自昔遥闻太守高,
明爻象彖日忘劳。
洞中陈迹今如扫,
斯道何曾损一毛。

中文译文:
从古时起,远闻太守高明,
明亮的卦象日日勤劳。
洞中的迹象如今已被扫除,
这种道理又何曾有丝毫损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的,描绘了一个名为《治易洞》的场景。诗人通过对洞中的历史迹象和道理的思考,表达了对太守高明的敬佩和对道理的理解。

首先,诗人提到了太守高明,称赞他的智慧和能力。"自昔遥闻太守高"表明这位太守的名声已经传扬开来,他的才能让人遥远地称赞。

接下来,诗人使用了易经中的术语,比如"明爻"和"象彖",来形容太守高明的行为。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本重要经典,被用来推测吉凶和指导行为。"明爻"指的是爻辞明亮,表明太守的决策明晰清楚;"象彖"指的是卦象的解释,暗示太守对情势有着深刻的理解。诗人通过这些比喻,赞美太守高明在治理中的聪明才智和敏锐洞察力。

然后,诗人描述了洞中的陈迹已经被扫除。这里的"洞"可以理解为太守的智慧和治理之道,"陈迹"则指已经过时的观念和方法。诗人表达了对太守高明的敬佩,认为他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思想和方法,不固守旧观念,将过时的东西扫除一空。

最后两句"斯道何曾损一毛"点明了洞中的道理并没有损失分毫。诗人认为太守高明的智慧和治理之道是千真万确的,没有任何损失。这也暗示了真理的本质是不变的,即使经历了时间的变迁,仍然保持着其价值和意义。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太守高明的敬佩和对道理的理解。通过对洞中的陈迹和道理的描绘,诗人强调了太守高明的智慧和道德修养,并传达了真理永恒不变的主题。这首诗展示了苏轼深邃的思考和对智慧的赞美,同时也呈现了他对时代精神和价值观的思考。

  • 《海上》

    石桥东望海连天,徐福空来不得仙。直遣麻姑与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

  • 《和王仲甫病暑》

    吴邦惮暑如蜂虿,河曲还遭长日晒。蔗浆金碗赖蠲烦,内托潜阴数为败。黄昏乍快风吹发,驱拊蚊虻坐明发。青衫主簿气如云,茂陵无事悲消渴。茫洋河伯何为者,两涘无因辨牛马。何生狂梦涸归墟,喉舌汤汤未劳泻。能来一嗽华池津,七碗清风立有神。更寻齿下微妙诀,遣君体适仍魂平。

  • 《颂十玄谈·一色》

    了了了时无可了,乾坤道我无边表。焰摩宫裹混金风,兜率殿中明皎皎。

  • 《再次张丞韵》

    龙职阴晴肯转圜,寒侵春事倍常年。弥旬稔听盆翻雨,一室何殊瓮里天。多病可堪严酒戒,高舂未憖枕书眠。忘忧蠲忿疑无策,小草论功亦浪传。

  • 《伏承君仪使郎中宠示佳付谨次严韵》

    飞鸟影穿红烛去,寒蟾光落素琴来。三数寺通溪畔路,好从僧借流时杯。

  • 《大明庵留偈》

    略彴横门下转流,挂窗山在屋檐头。大明古意是时节,霜夜月堂帘上钩。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