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凭风力,飞腾自不知。
转来高处去,肯顾此身危。
云外摇双翼,空中寄一丝。
每愁吹断后,欲觅意何之。
顾逢,字君际,号梅山,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尝举进士不第,学诗于周弼,与同时陈泷、汤仲友、高常擅名于理宗端平、淳祐间,有苏臺四妙之称。长于五言,弼称之爲顾五言,自署其居爲五言田家。有诗十卷,已佚。元初辟爲吴郡教谕,卒年七十四。事见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四、《元诗选》癸集甲。 顾逢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爲一卷。按:明《诗渊》辑顾逢诗,似将逢与梅山顾先生视爲二人,诗中并有《顾逢诗集》之题,是否一人已不能明。
《纸鸢》是宋代诗人顾逢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只是凭风力,飞腾自不知。
转来高处去,肯顾此身危。
云外摇双翼,空中寄一丝。
每愁吹断后,欲觅意何之。
诗意:
这首诗以纸鸢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纸鸢只靠风力飞翔,不知道自己在飞翔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危险。它转向高处飞去,是否会顾及自身的危险呢?它在云外摇动双翼,将一丝思绪寄托在空中。每次担忧风断了线后,又想寻找飞翔的意义归于何处呢?
赏析:
《纸鸢》通过纸鸢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由和追求的渴望。纸鸢没有实质的翅膀,完全依靠风力才能飞翔,这象征着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局限和依赖。诗中的纸鸢转向高处飞去,暗示诗人面临抉择时是否愿意冒险追求更高的目标,是否肯顾及自身的安危。纸鸢在云外摇动双翼,将一丝思绪寄托在空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和追求,并暗示着思想的自由和超越现实的力量。每次纸鸢的线断了之后,诗人又愁苦地思考飞翔的意义和追求的方向。整首诗以简练、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追求和人生困境的思考,给人以深远的哲理启示。
我无长策靖蛮氛,愧说楼船练水军。闻道狼贪今渐戢,须防蚕食念犹纷。白头合对天山雪,赤手谁摩岭海云?多谢新诗赠珠玉,难禁伤别杜司勋。
神之来矣,灵风肃然。云胡不留,旭旐有翩。乃举旧典,几以告虔。降福我邦,于万斯年。
寺门高敞接层山,殿角低垂瞰碧湾。凉意自生只树底,尘心先堕翠微间。风摇朱实僧前落,路绕苍崖鸟外攀。云榻放参仍假卧,暮天凉月未能还。
除去菩萨,扶立生铁。
忆承昨岁致书召,遂入江城同一笑。羸奴小马君所借,出犯朝寒鞅频掉。从来万事固已拙,况乃病敦颜不少。去随众后已自枉,更苦世情非可料。一心耿耿浪诚直,百口幡幡竞诃诮。独君踊跃于我顾,譬于真玉火空烧。别来未几岁云换,杨柳得春还窈窕。东溪最好水已渌,桃李万株红白照。
处世功名莫躁为,识时机变在防危。吉凶有数曾参易,胜负无心不着棋。事向直中多骨突,人于财上重交知。后车能悟前车覆,箴警何须座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