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致政侍读孙蔓叔挽辞二首》

英祖修官日,先皇出震年。
甘泉方授职,少海继登贤。
望积公台久,恩从诔册宣。
遗思满京邑,曾议市租钱。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作品评述

《致政侍读孙蔓叔挽辞二首》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致政侍读孙蔓叔挽辞二首

英祖修官日,先皇出震年。
甘泉方授职,少海继登贤。
望积公台久,恩从诔册宣。
遗思满京邑,曾议市租钱。

译文:
向政侍读孙蔓叔挽辞二首

英祖修养官职多年,先皇在震年离世。
甘泉方才授予你职位,年少时你继承贤良的传统。
长期以来在公台上望着你,恩典由诔书宣示。
遗思弥漫京城,曾经商讨市场租税之事。

诗意:
该诗是苏颂致送政务官员孙蔓叔的挽辞,表达了对孙蔓叔在政治上的成就和才干的赞赏。孙蔓叔年轻时就展现出了贤能的特质,得到前任君主的认可和任命。在公台上,他长期以来一直得到苏颂的关注和赏识。苏颂对孙蔓叔的离去感到惋惜,他心中充满了对孙蔓叔的怀念和思念。诗中还提到了孙蔓叔曾经参与商讨市场租税的事宜,显示了他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才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孙蔓叔的赞美和怀念之情。作者通过描述孙蔓叔在政务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展示了他的才干和品德。诗中的"英祖修官日"和"先皇出震年"表明孙蔓叔在政界服务了很长时间,得到了前任君主的赏识。"甘泉方授职,少海继登贤"则展现了孙蔓叔年轻时就显示出的才能和追随贤能的传统。

诗中提到的"望积公台久,恩从诔册宣"表明孙蔓叔在公务上得到了作者的密切关注和赞美。"遗思满京邑,曾议市租钱"则表达了作者对孙蔓叔离去的遗憾和思念之情。整首诗简短而精练,通过几个简单的词句传达了作者对孙蔓叔的敬重和怀念之情,展示了他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才干。

  • 《蜂》

    小苑华池烂熳通,后门前槛思无穷。宓妃腰细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

  • 《次蒲尉韵》

    斯言诚虚筌,遮眼漫盈纸。冷暖当自知,此味如饮水。谁肯落骄荣,还来共枯悴。待渠转船头,著力与风值。最怜气炎炎,可上不可下。青天与白日,信有覆杯夜。空林鸟雀喧,村巷牛羊窄。童子候檐楹,喜此扣门客。客来踏青苔,曳杖入林薄。只许老梅官,谓我门无杂。我贫无娱客,相视

  • 《玩丹砂 赠堂下道人》

    意恶心顽烟火生。口张舌举是非生。伤人害己过潜生。辩者自然为不善,善人不辩善芽生。无争上士得长生。

  • 《送洪秘丞知大宁监》

    三峡蛮溪上,千山楚俗兼。妇人樵入市,官井货专盐。魑魅或为患,猕猴常可嫌。君能厚风化,男子使腰鎌。

  • 《一轮明月满乾坤》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 《余寓汀州沙县,病中闻前郑左丞璘随外镇举荐…感悟也》

    莫恨当年入用迟,通材何处不逢知。桑田变后新舟楫,华表归来旧路岐。公干寂寥甘坐废,子牟欢抃促行期。移都已改侯王第,惆怅沙堤别筑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