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兵驱绮罗,越女唱吴歌。
宫尽燕声少,台荒麋迹多。
茱萸垂晓露,菡萏落秋波。
无复君王醉,满城颦翠蛾。
香径绕吴宫,千帆落照中。
鹳鸣山欲雨,鱼跃水多风。
城带晚莎绿,池连秋蓼红。
当年国门外,谁识伍员忠。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圉师之后。太和六年进士第,为当涂、太平二县令,以病免,起润州司马。大中三年,为监察御史,歷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润州有丁卯桥,浑别墅在焉,因以名其集。集二卷,今编诗十一卷。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国圉师之后。登太和六年李珪榜进士第。补诗二首。
《重经姑苏怀古二首(一作杜牧之诗)》是唐代许浑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描绘了古代姑苏(苏州)城的风景和历史,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越兵驱绮罗,
越女唱吴歌。
宫尽燕声少,
台荒麋迹多。
茱萸垂晓露,
菡萏落秋波。
无复君王醉,
满城颦翠蛾。
香径绕吴宫,
千帆落照中。
鹳鸣山欲雨,
鱼跃水多风。
城带晚莎绿,
池连秋蓼红。
当年国门外,
谁识伍员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古代姑苏城(苏州)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城市的废墟和荒凉,展现了岁月流转所留下的变迁和残破。诗中提到了越兵、绮罗,以及越女唱吴歌的场景,体现了苏州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诗人以垂下的茱萸和夜晚落下的菡萏来象征着伤感和离别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去繁荣和美好时光的怀念。然而,现如今的苏州已经废墟满地,燕子的声音也越来越少,宫殿已经荒废,只留下麋的踪迹。
诗中描绘了城市的繁华景象,以及夕阳下的千帆和美丽的光景。鹳鸣山欲下雨,鱼儿跃出水面,风吹动湖水,都给人一种远离尘嚣、恢弘壮丽的感觉。
最后两句提到“晚莎绿”和“秋蓼红”,描绘了城郊蓬勃生机的景象,但同时也指出了这些景色与当年国门外的伍员忠的忠烈之事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整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描写技巧,生动地描述了古代姑苏城的景色和历史,表达了对过去荣耀和变迁的思考和思念之情。
猗望舒,望三五。光璇仪,韵金缕。伟健笔,作奇语。谁知音,传乐府。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蜀产班行几,分符又去之。气完吞落日,心定发凉飔。蝇虎攫何壮,蜗牛升更痴。见几能许早,别思渺江蓠。
树德岂孤迈,降神良并出。伟兹廊庙桢,调彼盐梅实。正悦虞垂举,翻悲郑侨卒。同心不可忘,交臂何为失。清路荷前幸,明时称右弼。曾联野外游,尚记帷中密。新恸情莫遣,旧游词更述。空令还辱和,长叹知音日。
同居一坞中,只隔水西东。林近书灯露,溪回酒舫通。放凫长合队,移竹每分丛。只恐君征起,难期作两翁。
燕寝凝香不记春,宜休堂下柏轮囷。三吴南渡今多士,四皓东宫此一人。雅不欲书名上上,谩令在岁岁陈陈。玉卮宴罢思黄发,应合从头第从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