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重经孟河》

旧游会见筑城时,城下家家种柳枝。
试看柳枯心半蠹,争教人老鬓无丝。

作品评述

《重经孟河》是明代诗人王稚登的作品。这首诗以旧游再会和筑城为背景,描绘了城下家家种柳枝的景象,并以此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深切感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自然的笔触展现了城下的景象,通过柳枝的生长和凋零,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首句“旧游会见筑城时”将诗人旧游的场景与筑城的时刻相结合,暗示着旧时的景物已然改变,城市的面貌也在不断变化。第二句“城下家家种柳枝”描绘了城下居民普遍种植柳树的情景,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生命力顽强、柔韧不拔的象征意义。然而,第三句“试看柳枯心半蠹”,突然出现的柳树凋零和蛀蚀的意象,暗示着岁月的磨灭和生命的衰退。最后一句“争教人老鬓无丝”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疑问,表示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白发没有丝丝光泽,暗示着对时光的迅速流逝和人老珠黄的感叹。

这首诗通过城下的柳树形象,巧妙地抒发了诗人对光阴易逝、人事如梦的深切感受。柳树既象征着生命的韧性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又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诗人通过描绘柳枝的凋零和心蠹,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衰老的忧虑与无奈。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对美好年华的珍惜和对衰老的担忧,凸显了时光流逝所带来的无法挽回的损失和遗憾。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明代社会中城市建设和岁月变迁的场景,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光阴流逝和人事更迭的深情思索。通过柳树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性的思考,唤起了人们对光阴易逝的警觉,以及对珍惜当下、把握时间的呼唤。

  • 《北平家传成》

    选将初年起范阳,和戎晚节误平凉。大功宜受春秋责,盛毁何能日月伤。文士谈兵多谬误,兰台作史漫裁量。折衷自有成书在,公论从知千岁长。

  • 《九日》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 《庭竹》

    移去群花种此君,满庭寒翠更无尘。暑天闲绕烦襟尽,犹有清风借四邻。

  • 《满江红》

    人品如君,人尽道,士林横绝。那更是、关西流庆,三山英杰。欣遇当年神降日,又逢初度阳生月。把八千余岁祝君龄,为君说。君自有,封侯骨。君不是,栖鸾客。况如今东阁,正收人物。坦腹素知王逸少,求贤不必商岩说。便明朝、有诏自天来,君王礼。

  • 《瓜洲送朱万言》

    渡头风晚叶飞频,君去还吴我入秦。双泪别家犹未断,不堪仍送故乡人。

  • 《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

    君子将遥役。遗我双题锦。临当欲去时。复留相思枕。题用常着心。枕以忆同寝。行行日已远。转觉心弥甚。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