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培膏土玉钗长,细摆春风碧带香。
莫笑庚郎滋味薄,只渠便是太官羊。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爲“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卷。
《种韭》是宋代诗人艾性夫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深培膏土玉钗长,
细摆春风碧带香。
莫笑庚郎滋味薄,
只渠便是太官羊。
诗意:
这首诗以描写韭菜为主题,通过对韭菜的生长过程和特点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普通事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既有对韭菜的细致观察,也有对人生的比喻和启示。
赏析:
诗的开篇,以培土种植玉钗(指韭菜)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对韭菜的精心栽培。深埋膏土,让玉钗长势良好,这种细腻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了作者对生命的关照和培育的喜悦。
接着,诗人以细摆春风、碧带香来形容韭菜的生长状态。春风轻拂,使得韭菜摆动,也传递出生命的活力和生机。碧带香则是对韭菜的形象化描绘,将其与翡翠般的颜色和清香相联想,使读者感受到了韭菜的美好与诗人的喜爱之情。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庚郎和太官羊的对比,表达了一种思考。庚郎指的是庸俗之人,太官羊则是指高贵之物。诗人说不要嘲笑庚郎滋味薄,因为只有他才明白,韭菜才是真正的珍贵。这里通过对庸俗与高贵的对比,呼应了前面对韭菜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平凡事物的崇高评价和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写了韭菜的生长和作者对其的赞美,通过对庸俗与高贵的对比,表达了对平凡事物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不辞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二八佳人宴九仙。华堂清静斗春妍。琼枝相倚妙无前。良夜黄云来缥缈,东风碧酒意留连。花间蝶梦想翩翩。
望系朝廷重,文推天下工。清名畏杨绾,故事问胡公。物议垂为相,风流顿已穷。仁言博哉利,献替有遗忠。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四生六道。谁听得、绝相岩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免葛藤丛里,
数有中年别,宽为满岁期。得无鱼口厄,聊复雁门踦。齿脱心犹壮,秋清意自悲。平时郡文学,邓禹得三为。
尧舜相传自执中,一瓢赢得迈高风。白牛桥下沧浪水,应洗人间万古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