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中梁山寺》

群峰南北争嵯峨,如泻大壑翻众波。
爱之欲把入图画,世无好手将奈何。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中梁山寺》是一首宋代文同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梁山寺

群峰南北争嵯峨,
如泻大壑翻众波。
爱之欲把入图画,
世无好手将奈何。

译文:

中梁山寺,

众多山峰南北竞相峻峭,
宛如倾泻而下的大峡谷掀起层层波涛。
我深爱这景色,渴望将它画入图中,
然而在世间却无人能够妥善表现。

诗意:

《中梁山寺》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景色。诗人观赏着中梁山寺周围的群山,这些山峰高耸入云,宛如泻水一般奔腾而下,形成了层层叠叠的波涛。诗人深深地被这壮丽的景色所吸引,内心充满了对这景色的热爱之情,渴望将其画入图中,永久保存下来。然而,他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一个能够真正捕捉到这美景的优秀画家,这让他感到无奈和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中梁山寺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深热爱。通过描述山峰的高耸和水流的奔腾,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面。诗人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他希望能够将这美景永久地固定在画中,以便能够随时欣赏。然而,诗人又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因为没有一个画家能够完美地再现这美景,这无疑增加了诗词的情感层次。

整首诗以简短的四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艺术表现力的失望。通过描绘壮丽的山水景色,诗词引发了读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它呈现出一种对美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彰显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完美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艺术之难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丑奴儿/采桑子》

    金公本是乾家子,住在坤宫。真虎真龙。吃尽三尸及九虫。丹砂锻炼泥丸里,赫赫长红。一日成功。直见三清太上公。

  • 《句》

    苍天定俾期颐寿,会看芸书聘五吏。

  • 《夜宿桥岸》

    袅缆宿前湾,平芜泱漭间。舫移星在户,岸迥斗藏山。浅濑不胜揭,浮竹何日閒。夜深闻过櫓,知自溧阳还。

  • 《元夕》

    天街夜鼓彻云霄,一望星河影动摇。佳节无如元夕盛,老怀不似少年豪。红尘巷陌青丝鞚,明月楼台紫玉箫。谁料南坡招野叟,诗肩相对两峰高。

  • 《清平乐》

    春愁错莫。风定花犹落。斗草踏青闲过却。乳燕鸣鸠自乐。行人江北江南。满庭萱草毵毵。且恁亡忧可矣,只他怎解宜男。

  • 《宫词十首》

    灿锦堂西过夕阳,水风吹起芰荷香。内监催扫池边地,准备官家纳晚凉。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