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修翫事在杭州,月夕那知常滞留。
纵有侯芭常载酒,惜无李白共登楼。
蛩催纤妇贫非懒,云掩霜娥老似羞。
应笑山翁痴守待,满身风露冷貂裘。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中秋待月不见》是宋代仇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杭州期待赏月的心情,但很遗憾他没有能够见到月亮。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秋的夜晚,我期待着在杭州欣赏月亮的美景,
然而月亮却似乎常常迟迟不现身。
即使有侯芭这样的美酒相伴,也无法与李白一同登上楼阁,
我感到非常遗憾。
蛩蛩的叫声催促着纤弱的妇人,并不是她懒惰,
而是因为云彩遮挡了霜娥,她似乎有些害羞。
或许应该嘲笑那些守在家中痴心等待的山翁,
他们浑身上下都湿透了风露,寒冷的貂裘也冻得发僵。
这首诗以中秋夜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期待和失望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侯芭和李白的对比,凸显了作者对李白才情的仰慕。同时,通过蛩蛩和纤弱的妇人、云彩和霜娥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月亮无法现身的遗憾之情。最后,作者用山翁寒冷的形象,表达了他自己在等待中秋月亮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寒冷和孤独。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作者的情感,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深沉而富有思考的意境。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时间流逝和孤独等命运的思考。这首诗词既展示了作者对中秋的期待,又传达了人生的哀愁和无奈,给人以深思。
为惭食肉主恩深,日晏蟠蜿卧锦衾。且学志人知白黑,那将好爵动吾心。
吾闻何月卿,逸气欲倾泻。词源浩班扬,诗律薄风雅。想初读书眼,坐阅灯几炧。土生贵适性,安得计用舍。青鞋踏九疑,丝絇远金马。飘然潇湘游,采芷动盈把。吁嗟既忧患,犹得营万瓦。我无茅一庐,劫劫思里社。
真个先生爱睡。睡里百般滋味。转面又翻身,随意十方游戏。游戏。游戏。到了元无一事。
四曲渔人寿烛明,明在水云连处生。倚天若木朝朝艳,照海金波夜夜清。
雨余山色媚晴晖,无呈孤云自在飞。坐到黄昏尤不恶,载将明月满船归。
醉帽不轻飞,秋菊有佳色。自惭群座中,主人犹未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