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中秋待月》

转缺霜轮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澹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未似初圆欲午时。

作者介绍

陆龟蒙,字鲁望,苏州人,元方七世孙。举进士不第,辟苏、湖二郡从事,退隐松江甫里,多所论撰,自号天随子。以高士召,不赴。李蔚、虞携素重之,及当国,召拜拾遗,诏方下卒。光化中,赠右补阙。集二十卷,今编诗十四卷。

作品评述

中秋待月

转缺霜轮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澹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未似初圆欲午时。

中秋待月,月亮上升得慢,
好的风儿似乎送来了美好的时刻。
帘斜风,树木遮挡着情感无限,
烛光微弱,香气散尽,坐而不离。
最钟爱笙调,从北方传来,
渐渐看到星光变得暗淡,失去了南极星座。
有谁能够清楚阐述这个清凉的力量,
尚不如初圆的意境,渴望着午时的到来。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待月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对于美好时刻的期待和对于清凉的向往。通过描述月亮转缺的慢和风儿送来的好兆头,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刻的盼望。同时,诗人采用了帘斜和树隔的手法,营造了一种秋意渐浓的感觉。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到了笙调和星澹,突显了对于清凉和宁静的喜爱。诗人借助这些景象和意象,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刻和清凉气息的追求和向往。

赏析:这首诗以中秋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中秋待月的景象和情感。诗人运用了转缺的意象和帘斜树隔的手法,以及渐看星澹的景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凉爽的秋夜。诗人将自己的感觉融入其中,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刻和清凉气息的向往。整首诗调幽雅,意境深远,给人以清凉宁静之感。通过诗中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烘托,读者可以感受到中秋的美好和诗人对于清凉的渴望,同时也引发出人们对于美好时刻和清凉气息的独特情感共鸣。

  • 《晚归早出》

    筋力年年减,风光日日新。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何处台无月,谁家池不春。莫言无胜地,自是少闲人。坐厌推囚案,行嫌引马尘。几时辞府印,却作自由身。

  •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匈奴迩河朔,汉地须戎旅。天子择英才,朝端出监抚。流星下阊阖,宝钺专公辅。礼物生光辉,宸章备恩诩。有征视矛戟,制胜唯樽俎。彼美何壮哉,桓桓擅斯举。声华振台阁,功德标文武。奉国知命轻,忘家以身许。安人在勤恤,保大殚襟腑。此外无异言,同情报明主。

  • 《自东津泛舟至桐溪》

    潮生东西津,雨暗上下塔。萧萧乱菰蒲,拍拍起凫鸭。吾船虽褊小,尚可著一榻。溪风吹醉颊,高枕堕纱陷。南山浮湿翠,偃蹇呼不答。安得青莲公,杰句为弹压。

  • 《浯溪》

    行乐乘阴好,谁能困墨朱。重阳激数客,尽日款三吾。烟惨江山古,风清竹木癯。漫郎如可作,分酒酹茱萸。

  • 《冬末送魏起居赴京》

    大名将起魏,良史更逢迁。驿骑朝丹阙,关亭望紫烟。西京春色近,东观物华偏。早赴王正月,挥毫记首年。

  • 《次韵王仲至喜雪御筵》

    三军喜气铄飞花,睡起空惊月在沙。未集骅骝金騕褭,故残鳷鹊玉横斜。偶还仗内身如寄,尚忆江南酒可赊。宣劝不多心自醉,强扶衰白拜君嘉。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