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中秋日与诸公同游宝莲院分韵得尘字》

路出青山近,招提更可人。
清心钟磬响,远迹簿书尘。
晚日池亭迥,秋风杖屦亲。
频来一尊酒,不畏老僧嗔。

作者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中秋日与诸公同游宝莲院分韵得尘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秋之日,我和几位朋友一同游览宝莲院。离开青山的小路,我们来到这里,欣赏着美景。这里的宁静让人心旷神怡,仿佛能听到清晨的钟声和磬声,在遥远的地方,书籍上也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夜幕降临时,池塘中的亭子映着晚霞,显得格外宁静。秋风吹拂着,我们踏着杖头穿过院子,亲近自然。我们频繁地举杯,不顾老僧的责备,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节与朋友们一同游览宝莲院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心境,展现了他对清净宁静环境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运用了景物描写和意象的手法,通过青山、清心钟磬、簿书尘、晚日池亭、秋风杖屦等形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喜悦和愉悦。

整首诗以中秋节为背景,通过描绘宝莲院的景色和诗人与朋友们的亲近交流,展现了中秋佳节的欢乐和团聚的氛围。诗人从自然景物和身边的朋友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对友谊和人生的热爱。他不惧老僧的责备,畅饮美酒,展现出对生活的豁达和乐观。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自然流畅的句子和美好的情感,展现了中秋节的喜庆和友谊的重要性。读者通过阅读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热爱,同时也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共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 《偈十六首》

    德山棒如雨点,临济喝似雷鸣。虽然声振一时风流万世,检点得来还是强生节目。华藏则不与么,三间茆屋。十里松门,健则纵步閒游,困则倒头酣寝。身如槁木,心若死灰。有人笑我愚痴,正爬著侬家痒处。

  • 《学宫诸生饮邀予与子野同之三首》

    忍饥不嗅嗟来食,强项从教俗子嗔。乘闲甘作不速客,好事无非我辈人。

  • 《诗一首》

    炼矿成金得宝珍,炼情成性合天真。相逢此理交谈者,千百人中无一人。

  • 《杂诗》

    经界废已久,王者无尺土。强力喜饕吞,含血不肯吐。孱弱困道傍,性命轻毫缕。为政须务本,析薪何匪斧。

  • 《秋懹》

    曩得治中俸,湖山偶卜居。身尝著禾谱,儿解读农书。遇事绝欣厌,接人均戚疏。乾坤虽浩浩,等付一蘧庐。

  • 《减字木兰花(赠孙兴宗侍儿四首)》

    修眉山远。娇抹乌云秋水畔。酒里花前。坐拥斯人怎得寒。醽醁浮满。须索空缸仍覆盏。正恐相妨。归去如闻笑语香。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