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中秋月二首·其二》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作者介绍

李峤,字巨山,赵州贊皇人。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臺侍郎,知政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刺怀州,明皇贬为滁州别驾,改庐州。峤富于才思,初与王、杨接踵,中与崔、苏齐名,晚诸人没,独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集五十卷,今编诗五卷。

作品评述

中秋月二首·其二翻译及注释

翻译
天上升起一轮明月,
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
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
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注释
1.圆魄:指中秋圆月。
2.安知:哪里知道。

中秋月二首·其二鉴赏

  这首诗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意思是此时此地“圆魄”(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呢?千里指很远的意思,风雨可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你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没有风雨呢?

  人人“皆言”的未见得就是真理。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深化、发展的,一种认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持这种认识的人数的多寡,即便对人人“皆言”为是的,也要敢于怀疑,不断深入地探索。其二,认识问题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对局部、片面的现象描述替代对整体或本质的探求。见到此时此地皓月当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亮;可是谁能晓得千里之外,无雨骤风狂?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 《上帅漕闵雨十首》

    羸然一老翁,一病一伤和。寒暑不可测,奈此根本何。

  • 《偈颂一百零四首》

    铁团栾,无缝罅。上下三指,彼此七马。德山临济,眼见如盲,云门赵州,口说如哑。拄杖子,忍俊不禁,等闲捉败。休休尽法恐无民,且放天寒赦。

  • 《奉答圣思讲论语长句》

    簿领文书千笔秃,公庭嚚讼百虫鸣。时从退食须臾顷,喜听邻家讽诵声。观海诸君知浩渺,学山他日看崇成。暮堂吏退张灯火,抱取鲁论来讲评。

  • 《蝇》

    乘炎出何许,人意以微看。怒剑休追逐,疑屏漫指弹。与蚊更画夜,共蜜上杯盘。自有坚冰在,能令畏不难。

  • 《赠女仙》

    水思云情小凤仙,月涵花态语如弦。不因金骨三清客,谁识吴州有洞天。

  • 《别李谱》

    尊前路映暮尘红,池上琴横醉席风。今日别君如别鹤,声容长在楚弦中。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