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卷青天落大江,江风江水自舂撞。
万千人看中秋月,十二楼开八面窗。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中秋》
风卷青天落大江,
江风江水自舂撞。
万千人看中秋月,
十二楼开八面窗。
中文译文:
风卷起青天,吹落大江,
江风与江水相互碰撞。
万千人观赏中秋的明月,
十二楼敞开八面的窗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白玉蟾创作的,描绘了中秋节的景象。诗人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展示了中秋夜晚的壮丽景色。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风卷起青天并吹落大江的场景,表达了中秋节时大自然的澎湃力量。这种形容方式既突显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磅礴,又与中秋节的喜庆氛围相呼应。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江风与江水的相互碰撞,表达了中秋节夜晚的喧嚣和热闹。江风与江水的碰撞声仿佛在诉说着人们的欢声笑语,热闹的场面给人以愉悦和喜悦的感觉。
最后,诗人描述了万千人欣赏中秋明月的壮丽景象,以及十二楼敞开的八面窗户。这种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中秋节的热切期待和共同参与,大家一同聚集在高楼之上,共同欣赏着皎洁的月光。这种群体的共同欢庆和观赏中秋月亮的场景,体现了中国传统节日中强烈的团结和亲情。
综合来看,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中秋节夜晚的壮丽景色和喜庆氛围,通过自然界与人文景观的交织,传递了团结、喜庆和温馨的节日情感。这首诗词以其简洁、生动的描写,将中秋节的美好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共鸣。
先来客路足伤悲。那更话别离。玉骢也解,知人欲去,骧首频嘶。马蹄动是三千里,后会莫相违。切须更把,丁香珍重,待我重期。
今朝结却布袋口,明眼衲僧莫乱走。心行灭处解翻身,喷嚏也成师子吼。旃檀林,任驰骤。剔起眉毛顶上生,剜肉成疮露家丑。
正觉江边寺,风烟罨画然。庭罗合抱树,门泊钓鱼船。暮雨凉初过,中秋月正圆。无人来共赏,独自占江天。
缺月挂檐牙。
我生头发未燥时,花间已歌花翁诗。我发既长今渐白,犹见花翁好颜色。举酒祝翁寿百年,我为诗孙戏翁边。
仙跸九成台,香筵万寿杯。一旬初降雨,二月早闻雷。叶向朝隮密,花含宿润开。幸承天泽豫,无使日光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