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标拔俗一千丈,壁立孤危不可攀。
南北东西徒斫额,谁知步步在其间。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中山》是宋代释心月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无法企及的高度。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英标拔俗一千丈,
壁立孤危不可攀。
南北东西徒斫额,
谁知步步在其间。
这首诗词的诗意深远,诗人以中山为比喻,表达了超越世俗的追求和孤独的境遇。"英标拔俗一千丈"意指高耸入云的山峰,远离尘世之嚣,寓意追求卓越、超越平凡。"壁立孤危不可攀"形象地描绘了中山的险峻和孤立无援的状态,传递出一种无法轻易达到的高度和无法逾越的困境。"南北东西徒斫额"表达了许多人在攀登中山的过程中,不断碰壁和受挫的艰辛,但仍不知道其中艰险的内情。最后一句"谁知步步在其间"表明,只有亲身经历者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苦难和艰辛。
整首诗词以山峰为象征,通过描绘山峰的高度和险峻,折射出作者对追求卓越和超越尘世的追求,以及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孤独与困境。它呈现了人生的艰险和困难,以及那些勇往直前、不断攀登的人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同时,这首诗词也启示人们在追求卓越和超越的道路上,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尽管面临困境与挑战,仍需勇往直前。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了对追求卓越和超越尘世的思考和感悟。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独特理解,并引发读者对于个人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白首名郎有几人,双旌昼锦不如君。楚江萍暖烘朝日,玉女衣轻挂晓云。极浦仙舟烟澹澹,高秘郡阁叶纷纷。政成更与他州别,从古宜阳重艺文。
佛性戒珠心地印,淫坊酒肆光迥迥。宝寿见他打一拳,从斯脱却劳生病。
鸾孤凤支。而今怎忍轻抛掷。知他别后谁怜惜。一味凄惶,辜负我思忆。云山万叠烟波急。短书频寄征鸿翼。相逢后会知何日。去也奴哥,千万好将息。
忽忽春将暮,俄过三月三。草谁怜益母,花自媚宜男。乍到寻巢燕,初眠上箔蚕。新茶与稚笋,乡味忆江南。
风尘万里损光辉,旧面相逢却讶非。在路定留经处咏,还家犹着去时衣。久留远土虫蛇杂,忽解高罗燕鹄飞。尚念梁园三二客,与君同去不同归。
深闺美人春睡起,侧倚银台注秋水。鬅松两鬓雾半垂,欲下犀梳不能理。春云暖雨桃胶香,调兰抹麝试新妆。岂无膏沐污颜色,思此佳人日断肠。君不见望仙结绮螺千斛,隋家但写双蛾绿。白发宫人奈老何,转头依旧庭花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