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中书令程文简挽辞三首》

都门箫鼓动哀音,丹旐西归诏祖临。
故府簪裾空堕泪,高原松槚已成阴。
藩朝宣力由忠荩,彝鼎书功映古今。
他日甘棠知不剪,五州遗德在人深。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作品评述

《中书令程文简挽辞三首》是苏颂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程文简担任中书令官职时,离别京城,返回故乡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都门箫鼓动哀音,
丹旐西归诏祖临。
故府簪裾空堕泪,
高原松槚已成阴。

这首诗词以悲凉的音乐声为背景,描绘了程文简从都城离别的情景。他受命返回故乡,向祖庙行官礼。回到他的故乡,他感到无比的悲伤,他的官服上空空荡荡地滴下了泪水。高山上的松树已经笼罩在阴影之中,预示着他的离别和孤独。

藩朝宣力由忠荩,
彝鼎书功映古今。
他日甘棠知不剪,
五州遗德在人深。

这一段表达了程文简在官场中的忠诚和才华。他的忠诚和才华被国家赞扬和传颂,就像古代的彝鼎一样,映照着过去和现在的功绩。诗人表达了对程文简的美好祝愿,希望他的名声像甘棠树一样永远不会凋谢,他的美德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意象,表达了程文简离别京城、回到故乡的悲凉情感,同时赞美了他的忠诚和才华。它展示了作者对忠诚和美德的赞赏,以及对离别和孤独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苏颂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人性情感的洞察力。

  • 《秋日早朝》

    秋满都门一雁飞,轻罗初拟试朝衣。城头鼓角催更尽,阙下星河向晓稀。佳气入云浮紫殿,新凉先雨到彤墀。涵濡共际雍熙日,谁识阳和造化机。

  • 《正月初八日同莫少虚蒲大受王园泛舟各赋二首》

    春江晚多思,拂面风棱棱。舟行明镜中,天水同一澄。沧波濯新柳,乔松上寒藤。风梅雪飘径,两麦青平陵。文鲂自潜跃,好鸟相唤应。倥偬日少暇,因循来未曾。清游鄙谢傅,豪气压陈登。岂惟得佳士,亦复同高僧。幽情各披写,醉语或侵凌。偶兹惬怀抱,萧然遗爱憎。旷野暝烟合,长林

  • 《一落索 新柳》

    陌上东风初转。暗黄犹浅。金鞭拂雪记章台,是几度、朱门掩。千缕柔丝迎面。吹笙人远。妆楼妒冷绣帘垂,恐误了、双双燕。

  • 《虞美人》

    西风海色秋无际。双泪如铅水。白羊成队梦初平。挂杖敲云、云处晓鸿惊。小琼闲抱银筝笑。问有芳卿否。玉书分付莫开封。明日人间临水、拾流红。

  • 《楚宫词二首》

    禁苑春风起,流莺绕合欢。玉窗通日气,珠箔卷轻寒。杨叶垂阴砌,梨花入井阑。君王好长袖,新作舞衣宽。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月悬三雀观,霜度万秋门。艳舞矜新宠,愁容泣旧恩。不堪深殿里,帘外欲黄昏。

  • 《虞美人(三之一)》

    高城望断尘如雾。不见联骖处。夕阳村外小湾头。只有柳花无数。送归舟。琼枝玉树频相见。只恨离人远。欲将幽事寄青楼。争奈无情江水、不西流。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