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中书偶成》

忽忽余年往,茫茫不自知。
殷懃照清浅,邂逅见衰迟。
辅世无贤业,容身有圣时。
归欤今可矣,何以长人为。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诗词:《中书偶成》

忽忽余年往,
茫茫不自知。
殷勤照清浅,
邂逅见衰迟。
辅世无贤业,
容身有圣时。
归欤今可矣,
何以长人为。

中文译文:

短短的余年如同匆匆远去,
茫茫然中却不自知。
殷勤的光芒照亮了我清浅的内心,
偶然的相遇却显露了我的衰老与迟钝。
辅佐世事却没有贤明的事业,
安身立命却拥有至圣的时刻。
如今,归家吧,已经足够,
为何还要追求名利地长久存在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由宋代著名文人王安石创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中以短暂的余年为线索,写出了人们在时间的流逝中常常迷失自我的境遇。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作者的年华逝去得如此匆忙,而自己却对此浑然不觉,茫茫然中不自知。这反映了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往往忽视了时间的流逝和自己内心的变化。

接下来的两句写出了殷勤的光芒照亮作者内心的清浅,以及偶然的相遇揭示了自己的衰老和迟钝。这里的"清浅"可以理解为纯净、朴素的内心世界,而"衰迟"则指的是年老和迟钝。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辅佐世事中,并没有通过贤明的事业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是认为真正的圣时刻是在安身立命的过程中体现出来。这表明作者对于追求名利的功利心态持有批判的态度。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他认为回归家庭、追求内心的平静已经足够,而不必过于追求长久存在和名利。这里的"长人为"可以理解为追求长久存在、名利的行为。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追求的思考,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平凡和安宁,不要过于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家庭的温暖。这体现了王安石的儒家思想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 《枯树谣》

    高木引修藤,藤束树身死。慎莫进小人,终当负君子。君子思报德,小人易忘恩。所与苟非类,反为祸之元。诚能远小人,终身乃无患,世莫轻斯言,亦足以为谏。

  • 《拜新月(一作李端诗)》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 《沁园春》

    道本虚无,虚无生一,一二成三。更三生万物,物皆虚化,形形相授,物物交参。体体元虚,头头本一,未许常人取次谈。虚无妙,具形各相貌,虚里包含。虚中密意深探。致虚极、工夫问老聃。那虚寂湛然,无中究竟,虚无兼达,勘破瞿昙。象帝之先,威音那畔,清净虚无孰有儋。诸玄眷

  • 《遗直堂》

    策登董相科,赋作长卿语。刘牢出外甥,愧我不如古。

  • 《和萧参议游岳麓八绝》

    清风峡里水清泠,不但琮琤可静听。秋佳秋兰在深谷,更堪鼻观挹幽馨。

  • 《正月十日始晴》

    穗历桃符漫告新,漆肌蓬鬓转成陈。暮年多病全无赖,积雨初晴略似春。香火荒山犹古庙,兵戈故国仅遗民。承平旧俗吾能忆,差胜如今一辈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