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种朮》

守闲事服饵,采朮东山阿。
东山幽且阻,疲苶烦经过。
戒徒劚灵根,封植閟天和。
违尔涧底石,彻我庭中莎。
土膏滋玄液,松露坠繁柯。
南东自成亩,缭绕纷相罗。
晨步佳色媚,夜眠幽气多。
离忧苟可怡,孰能知其他。
爨竹茹芳叶,宁虑瘵与瘥。
留连树蕙辞,婉娩采薇歌。
悟拙甘自足,激清愧同波。
单豹且理内,高门复如何。

作者介绍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调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擢尚书礼部员外郎。会叔文败,贬永州司马。宗元少精警绝伦,为文章雄深雅健,踔厉风发,为当时流辈所推仰。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居闲益自刻苦。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读者为之悲恻。元和十年,移柳州刺史。江岭间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游。经指授者,为文辞皆有法,世号柳柳州。元和十四年卒,年四十七。集四十五卷,内诗二卷,今编为四卷。

作品评述

《种朮》是唐代柳宗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守闲事服饵,
采朮东山阿。
东山幽且阻,
疲苶烦经过。
戒徒劚灵根,
封植閟天和。
违尔涧底石,
彻我庭中莎。
土膏滋玄液,
松露坠繁柯。
南东自成亩,
缭绕纷相罗。
晨步佳色媚,
夜眠幽气多。
离忧苟可怡,
孰能知其他。
爨竹茹芳叶,
宁虑瘵与瘥。
留连树蕙辞,
婉娩采薇歌。
悟拙甘自足,
激清愧同波。
单豹且理内,
高门复如何。

诗意和赏析:
《种朮》描述了诗人柳宗元的隐居生活和对修身养性的追求。

诗的开头两句表达了柳宗元守护闲暇时光,养育自己的心灵。"朮"是一种草药,柳宗元采集这种草药的时候前往东山,暗示他隐居于深山之中。

然而,东山幽静而又险阻,诗中的"疲苶烦经过"表明柳宗元在寻求内心宁静的过程中遭受了一些困扰和烦恼。他需要警惕自己的欲望和执着,才能真正修炼心性。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柳宗元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道德的追求。他将自己与大自然相对照,认为自己像是一块庭院中的莎草,而大自然则是涧底的石头,彻底超越了自己。

诗中提到的土壤滋养了柳宗元的精神,而松露的坠落象征着柯叶繁茂的松树。这里的土膏滋养灵性,松露象征着柳宗元不断进取的精神和追求。

然后,诗人描述了他所居住的地方,南东地区成为了一片宁静的田园,四周环绕着各种美丽景色。清晨散步时的美景使人陶醉,夜晚则充满了幽静的气息。

接着,柳宗元表达了他离开尘世烦忧,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他认为只有摆脱了俗世的纷扰,才能真正体验到内心的宁静。

诗的后半部分,柳宗元提到了竹子的茎叶,以及对疾病的担忧。他宁愿选择留连于竹林的芬芳叶片,而不去担心疾病和痛苦。

最后几句表达了柳宗元对修身的自我悟性和对自身局限的认识。他愿意接受自己的平凡,将自己与单豹(指高门贵族)进行对比,认为自己的修行和高门贵族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种朮》描绘了柳宗元隐居山林,追求内心宁静和修身养性的心境。通过与自然相对照,他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追求的反思,展现了柳宗元的深邃思想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

  • 《乍归九首》

    手种梅无恙,苍苔满树身。可怜开较早,不待远归人。

  • 《初夏夜赋》

    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廊腰得风远,树罅见星疏。门掩鸦栖後,钟鸣月上初。青灯尚堪近,起了读残书。

  • 《春寒》

    重楼燕子隔天涯,五柳阴疏未聚鸦。十日春寒淹雨雪,几番风信到梨花。横塘水长听莺处,小巷泥深卖酒家。多少朱门咽弦管,沉香火底按琵琶。

  • 《临江仙》

    自笑荒才非世用,功名都付悠悠。断肠怕上夕阳楼。萧萧枫叶下,漠漠苇花秋。日月未知忙底事,东生又复西流。古人不见使人愁。秋兰无处采,流水满芳洲。

  • 《秋日归旧山》

    山云蝉满树,欲住更何安。上国回将晚,孤峰别自难。碛遥鸿未到,江近夜先寒。泉石虽堪恋,行人不愿看。

  • 《永宁庵》

    路入永宁方午阴,禅师聊复坐沉吟。欲将门外葫芦水,倒作田间三日霖。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