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重送郑宥归蜀因寄何兆》

黄花西上路何如,青壁连天雁亦疏。
为报长卿休涤器,汉家思见茂陵书。

作者介绍

李端,字正已,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唱和,号大历十才子。尝客驸马郭暧第,赋诗冠其坐客。初授校书郎,后移疾江南,官杭州司马卒。集三卷,今编诗三卷。

作品评述

《重送郑宥归蜀因寄何兆》是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黄花西上路何如,
青壁连天雁亦疏。
为报长卿休涤器,
汉家思见茂陵书。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李端送别好友郑宥归蜀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并借此抒发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黄花凋谢、雁行稀疏的景象,抒发出离别的忧伤之情。诗人希望通过长卿(指郑宥)归来时的清心自修,来报答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汉家(指历史)的思念和对茂陵(指历史名人的墓地)的向往,折射出诗人对国家和历史的关注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重,同时融入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诗中的黄花凋谢、雁行稀疏等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强了离别的悲凉之感。诗人借长卿归来时的清心自修,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期望友人能够保持纯洁的心灵,以回报长久以来的情谊。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念和对历史名人的景仰之情,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的关注。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言简意赅,既表达了离别之痛,又融入了对友情、国家和历史的关怀。通过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相结合,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发对友情和历史的思考。

  • 《赴举出山留寄山居郑参军》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 《侄孙诗》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优入异闾。

  • 《宝冠寺》

    山多猿鸟群,永日绝嚣氛。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拄筇黏落趺,拂石动寒云。谁昔来营此,寻碑看记文。

  • 《金谷园》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 《长安路(一作韩翃诗)》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 《日出吟》

    日出百鸟喜,覊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义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