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中庭霜夜月明如昼效李长吉体》

庭空若无地,霜月不自寒。
姮娥天上人,腊月犹冰纨。
放开玻璃镜,转向碧玉盘。
人间水晶域,万象梨花团。
骨冷不成寐,起行自槃珊。
巡檐不敢下,恐堕江海宽。
沆瀣入毛骨,清风生肺肝。
有鹤东南来,飞鸣堕我前。
吾与汝仙去,仙家无岁年。

作者介绍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爲寺。復至四明,爲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爲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中庭霜夜月明如昼效李长吉体》是宋代释宝昙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中庭霜夜的月光明亮如白昼,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和仙境般的景象。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中庭霜夜的月光为背景,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情景。庭院空旷,仿佛没有地面,而寒冷的霜月却并不使人感到寒冷。诗中提到了姮娥,象征着天上的仙女,即使在寒冷的腊月,她们依然如冰纨一般娇美动人。作者放开玻璃镜,转向碧玉盘,形容自己进入了一个水晶般的仙境,其中万象皆是如梨花般美丽的景色。然而,作者感觉到自己的骨骼冰凉,无法入眠,于是起身自槃珊(槃珊,古代称榻榻米)。他巡视屋檐,却不敢下来,因为害怕掉落到江海般的广阔水面。沆瀣是指河水的气味,作者感到清风吹拂自己的肺腑和肝脏,仿佛河水的气息充盈其中。有只鹤从东南方飞来,飞鸣着降落在作者面前。最后,作者与这只仙鹤一起离开尘世,前往仙境,仙境中没有岁月的概念。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通过描绘庭院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和对仙境的向往。诗中的庭院空旷、霜月不寒和姮娥的形象展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景象,给读者带来一种神秘而令人陶醉的感受。作者放开玻璃镜和转向碧玉盘,形容自己进入了一个水晶般的仙境,这种想象力丰富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奇妙感觉。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忧伤和孤独之情,作者的骨骼冰凉,无法入眠,巡视屋檐却不敢下来,这些描写暗示了作者在尘世中的困惑和迷茫。最后,作者与仙鹤一起离开尘世,前往仙境,表达了对超凡世界的向往和对永恒存在的渴望。

这首诗词以华丽的辞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超凡境界的追求和对美好仙境的向往。通过独特的意象和隐喻,诗中创造出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给人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感受。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和意境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读者可以通过细细品味其中的意象和情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词充满了诗人对超凡世界的向往和对永恒存在的渴望,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夜坐看月》

    春夏季孟间,草木蔽山骨。青苍霭芳华,烟霏相出没。适从忧患场,观化超理窟。无心岫间云,有定水中月。我方意如如,谁尚书咄咄。

  • 《三月六日中宫生辰二府例以前四日就孤山四圣》

    东华正踏软红尘,却趁西湖祓禊辰。历似明天时令正,春逢闰岁物华新。流连花柳输豪侠,判断湖山愧隐沦。尚拟鸣銮一游豫,还陪英衮奉严宸。

  • 《送李致远安远簿二首》

    与我迭知已,喜君初得官。时来宁论晚,身健莫辞难。访雪牵魂梦,停云寄肺肝。斯文元气在,努力好加餐。

  • 《喻时》

    去者如弊帷,来者如新衣。鲜华非久长,色落还弃遗。讵知行者夭,岂悟壮者衰。区区未死间,回面相是非。好闻苦不乐,好视忽生疵。乃明万物情,皆逐人心移。古今尽如此,达士将何为。

  • 《再和制帅》

    丘园养浩久怀安,忽侍天威咫尺间。草制方观周诰命,筹边聊重蜀江山。搏风已激三千水,掣电终归十二闲。天遣词人来作牧,勒铭重刻剑门关。

  • 《和铁厓《西湖竹枝》

    云髻高梳鬓不分,扫除虚室事元君。新糊白纸屏风上,尽画蓬莱五色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