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堆书册畧抽头,决意兹行不暇筹。
雨观风台凌绝景,云峦雪瀑壮清游。
二皇群石应难觅,南涧双羊已莫求。
访我旧题无复有,姓名方媿倚人留。
王柏(一一九七~一二七四),字会之,少慕诸葛亮爲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爲“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爲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謚文宪。柏着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爲《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诗,以《续金华丛书》本《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明正统刻本(简称正统本),及影印《四库全书》本《鲁斋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仲夏游赤松有感》是宋代王柏的一首诗词,诗人以游赏仲夏时节的赤松山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如下:
堆堆书册略抽头,
决意兹行不暇筹。
雨观风台凌绝景,
云峦雪瀑壮清游。
二皇群石应难觅,
南涧双羊已莫求。
访我旧题无复有,
姓名方媿倚人留。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在仲夏时节游赏赤松山的感受和思考。首先,诗人提到自己事前备好了一堆书册,但因为决定此行仓促,未能带上。这种情况下,诗人表示了自己对于阅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此行的决心和急迫感。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雨观风台的壮丽景色,表现出山水之美的绝妙。雨观风台是一处观景台,站在上面可以俯瞰山脉、云峦和瀑布等壮丽景色。这里的景色如此宏伟壮丽,让诗人在清凉的游览中感受到自然之美。
然后,诗人提到了二皇群石和南涧双羊。二皇群石指的是山中奇石,而南涧双羊则是山间的景点。诗人认为这些景物已经难以再找到,表达了对于壮丽景观的珍贵和难以复制的失望。
最后,诗人表示访问了曾经留下自己旧题的地方,但发现已经无法找到了。诗人的姓名也因此感到惭愧,觉得自己只能依靠别人的记忆来留存。这里展现了对于时光流转和个人存在的思考,以及对于个人形象和名字的感慨。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对于逝去时光的思索以及对于个人存在和记忆的反省。诗人通过对于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于生命和人生的深入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和人生的美妙与哲理。
曾城有高楼,制古丹雘存。迢迢百馀尺,豁达开四门。虽有车马客,而无人世喧。游目俯大江,列筵慰别魂。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天寒鸟兽休,霜露在草根。今我送舅氏,万感集清尊。岂伊山川间,回首盗贼繁。高贤意不暇,王命久崩奔。临风欲恸哭,声出已复吞。
玉奴梳洗罢,半面露新妆。江岸数枝影,篷窗一罅香。横披含晓色,卧对压春芳。庚岭几多力,剡溪方寸长。萧然临水月,即之贯冰霜。老出墨池手,清入诗人肠。孤梢亚篱落,全树嗤玉堂。故旧解后见,隽永约略尝。熏羞篆鼎供,醉梦纸帐傍。赖君润色工,着我怀袖藏。太繁厌易启,所取
晓角催行鼓,儒生也据鞍。辕门天汉入,幕屋塞云蟠。驰山一骑落,拔帜万人观。湖海鸥群老,空余子夏冠。
无复黄金带,空余白雪须。满城惊再至,一马与同癯。意广轻余子,时难老腐儒。故园犹可灌,终不叹穷途。
相别古桃郡,相逢南豫州。五年劳望眼,一笑失离愁。碧水溪桥暮,西风野店秋。追随成夜宿,不为玩鞭留。
老天大巧亦儿嬉,磨出霜镰仅一眉。挂向西园瘦梅树,閒心浑怯损南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