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凌云山,虽在官府中。
平生著幽禅,意与方袍同。
已杖菩萨竹,更来罗汉松。
天姿特高洁,厚叶非蒙茸。
铜柯既夭矫,玉薤仍青葱。
上有五百士,下笑十八公。
皆披闍黎衣,如坐浮屠宫。
勿谓默不语,说法声摩空。
中岩长老子文送罗汉松
驻车凌云山,虽在官府中。
平生著幽禅,意与方袍同。
已杖菩萨竹,更来罗汉松。
天姿特高洁,厚叶非蒙茸。
铜柯既夭矫,玉薤仍青葱。
上有五百士,下笑十八公。
皆披闍黎衣,如坐浮屠宫。
勿谓默不语,说法声摩空。
诗词《中岩长老子文送罗汉松》描述了一幅山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道教修行和佛教智慧的赞美。诗中的“中岩长老子”是指宋代道教宗派中的一位长老,此文是他送给罗汉松的作品。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描绘了一处山间景致。作者停车于凌云山,虽然身处官府之中,却心向禅修,与佛教僧人的志趣相同。他已经使用了菩萨竹作为手杖,现在又来到罗汉松前。罗汉松树姿高雅洁净,叶子浓厚而不毛茸茸,枝干如铜柯般挺拔,绿叶依然青葱。
诗中提到了上下五百士和十八公,他们皆身着僧袍,仿佛坐在浮屠宫中。这里描绘了一幅佛教寺院的场景,上下高僧们聚集在一起,共同修行。最后一句勉励人们不要以为他们默默无言,实际上他们在说法,教化众生的声音穿透虚空。
整首诗以山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佛教修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道教修行和佛教智慧的崇敬之情。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展示了自然景物的美感和修行者的境界,以及佛教修行的精神内涵。
宣城王道士,爱着芰荷衣。一自清江别,三年白雁飞。酒徒随处有,沽客向来希最忆青城夜,狂歌不肯归。
比因酬赠为花时,不为君行不复知。又更几年还共到,满墙尘土两篇诗。
触目庭台,当岁晚凋残,恁时方见。琼英细蕊,似美玉碾就,轻冰裁翦。暗想蜂蝶不知,有清香为援。深疑是,傅粉酡颜,何殊寿阳妆面。惟恐易落难留,仗何人巧把,名词褒羡。狂风横雨,枉堕落、细蕊纷纷千片。异日结实成阴,托称殊非浅。调鼎鼐,试作和羹,佳名方显。
南国清秋杪,长林翠霭重。嬾黄千顷稻,深碧万株榕。峡水风前急,方山雨后浓。征鞍何所憩,萧寺枕孤峰。
燕陵平而远。易河清且驶。一见尘波阻。临途引征思。双剑爱匣同。孤鸾悲影异。宴言诚易纂。清歌信难嗣。卧闻夕钟急。坐阅朝光亟。往欢坠壮心。来戚满衰志。殂芳无再馥。沦灰定还炽。夏台尚可忘。荣辱亦奚事。愧微旷士节。徒感鄙生饵。劳哉纳辰和。地远托声寄。
远泊与谁同,来从古木中。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梦泽吞楚大,闽山厄海丛。此时樯底水,涛起屈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