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券内士,常思方外游。
未见夫铁脚,况逢钁头。
癯然只树老,隐此阴崖幽。
修竹不知夏,青松不知秋。
甚欲效柳子,冉溪买西丘。
又欲追白傅,香山寻石楼。
忽开化人书,书中有鸣球。
其鸣疑飞泉,清绝或可侔。
乃是寄我诗,恨我昔莫留。
观者勿疵瑕,谓以声音求。
句法传丛林,五言如汤休。
《中岩文老和予游字韵见寄用韵为报》是宋代晁公溯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虽然我身为囚犯,但常常思念远离尘嚣的游览。我尚未见到那铁脚,更何况遭遇了钁头。我瘦弱地独自老去,隐居在这幽深的山崖之间。修竹不知道夏天的炎热,青松不知道秋天的凉爽。我非常渴望效仿柳子,像冉溪买下西丘那样。我还想追随白傅的足迹,去香山寻找石楼。突然间有人送来了一本化作文字的书,书中有一颗鸣球。它的鸣声犹如飞流的泉水,清脆悦耳,或许可以与之相媲美。这是寄给我的诗,恨不得我早些时候停留下来。观者们不要挑剔其中的瑕疵,因为它是用声音来追求的。句法像是从丛林中传来,五言诗如同热腾腾的汤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身处囹圄之中,却心系自由游览的情怀。他渴望摆脱禁锢,追求心灵的解放。他感叹自己的孤独与衰老,但却在山崖之间找到了一份幽静和宁静。他渴望体验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向往名人的境地,渴望通过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思绪。最后,一本书和其中的鸣球成为了他情感的寄托,使他感受到了一种美妙的音乐之声。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由的向往。通过对柳子、冉溪、白傅等文人境地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对自由人生的渴望。同时,通过修竹、青松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幽静、宁谧的氛围,与作者的内心境界相呼应。最后,书中的鸣球象征着诗歌的美妙之音,给作者带来了一种心灵的满足和慰藉。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由和艺术的追求,以及对诗歌表达力量的赞美。
平旦起视事,亭午卧掩关。除亲簿领外,多在琴书前。况有虚白亭,坐见海门山。潮来一凭槛,宾至一开筵。终朝对云水,有时听管弦。持此聊过日,非忙亦非闲。山林太寂寞,朝阙空喧烦。唯兹郡阁内,嚣静得中间。
青草池边绿树枝,晴空白日飏游丝。湘帘半卷飞花入,正是午风吹客时。
坤元光至德,柔训阐皇风。芣苡芳声远,螽斯美化隆。睿范超千载,嘉猷备六宫。肃恭陪盛典,钦若荐禋宗。
日月金轮动,旃檀碧树秋。塔分鸿雁翅,钟挂凤凰楼。
初夜月犹淡,入秋风已清。萤孤无远照,蝉断有遗声。命薄惭勋业,才疏负圣明。青鞋若耶路,亦足慰平生。
孤棹翩翩北渡淮,相逢一笑意悠哉。关河万里忽秋晚,风雨五更闻雁来。好梦惊回频辗转,壮心平尽复崔嵬。吾生通塞宁须计,但视乾坤泰运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