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登临得并家,绝胜十载向天涯。
直须与世为陶令,谨勿令人识孟嘉。
蓝水悲吟空雅健,牛山醉墨谩欹斜。
谁知竹叶虽无分,一笑何妨菊自花。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重阳和朱直方韵》是宋代陈傅良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衰老登临得并家,
绝胜十载向天涯。
直须与世为陶令,
谨勿令人识孟嘉。
蓝水悲吟空雅健,
牛山醉墨谩欹斜。
谁知竹叶虽无分,
一笑何妨菊自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思考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诗人感慨时光流转,自己已经年老,但依然能够登临高山欣赏美景,并且在十年的旅途中一直寻找着绝胜之处。他希望自己能像古代陶渊明一样,与世无争,过着宁静自在的生活,不让世人察觉他的存在。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中的蓝水和牛山,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他认为竹叶虽然没有分离开来,但仍然能够自成一体,展现出自己的美丽。因此,他笑着说,菊花也可以自己开放,无需在乎别人的评价。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诗中的衰老意象呼应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但又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心态,他在年老之际仍然能够欣赏美景,寻找人生的绝胜之处。同时,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写细腻而充满情感,通过蓝水、牛山等形象的运用,表达了他对大自然中的雅致和健康的向往。最后的菊花意象象征着坚强和自立,诗人以一种轻松的态度,表达了对自己的肯定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积极向上的态度的追求。
人生固有命,天道信无言。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请室闲逾邃,幽庭春未暄。寄谢韩安国,何惊狱吏尊。
醉倚朱阑一解衣。碧云迷望眼,断虹低。近来休说带宽围。人千里,还是燕双飞。深院日初迟。绮窗帘幕静,恨生眉。不堪虚度是花时。鸿来速,争解寄相思。
溪侧风回,前村雾散,寒梅一枝初绽。雪艳凝酥,冰肌莹玉,嫩条细软。歌台舞榭,似万斛、珠玑飘散。异众芳,独占东风,第一点装琼苑。青萼点、绛唇疏影,潇洒喷、紫檀龙麝。也知青女娇羞,寿阳懒匀粉面。江梅腊尽,武陵人、应知春晚。最苦是,皎月临风,画楼一声羌管。
天涯留滞岁将除,短发萧条叹客居。枫叶共飞游子梦,梅花不见故人书。云浮关树千山尽,夕照江烽万里余。回首旗亭心更远,每看征马一踟蹰。
翠微亭上醉,搔短发、舞缤纷。问六朝五姓,王姬帝胄,今有谁存。何似乌衣故垒,尚年年,生长儿孙,今古兴亡无据,好将往史俱焚。招魂。何处觅东山,筝泪落清樽。怅石城暗浪,秦淮旧月,东去西奔。休说清谈误国,有清谈,还有斯文。遥睇新亭一笑,漫漫天际江痕。
惟道是从,惟心是宗。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梦幻了了,来去匆匆。水中之月,树上之风。作如是观,无塞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