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中元》

初秋当望夜,平楚带斜曛。
暑气能昏月,砧声不隔云。
华灯浮白水,老衲诵冥文。
漫说中元节,儒书惜未闻。

作者介绍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中元》是宋代仇远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秋初秋,夜晚仰望天空,见到了带着斜斜余晖的明月。夏日的余热让月亮显得有些朦胧,砧杵的敲击声仿佛没有隔绝云层。华灯在白色的水面上漂浮,僧人诵念着神秘的佛经。我不由得思考起中元节的由来,心中惋惜儒家经典中关于这个节日的记载却未曾听闻。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初秋夜晚的景象,展现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在明亮的月光下,夜晚的气息被热浪所昏迷,月亮看起来有些朦胧不清。砧杵的声音仿佛穿透了云层,使得整个场景更加朦胧而神秘。华灯在白色的水面上漂浮,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与僧人诵读佛经形成了一种对比,强调了宗教的神秘性。诗人思考起中元节的来历,表达了对儒家经典中关于这个节日的缺失的惋惜之情。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而神秘的夜晚,让人感受到初秋的宁静之美。诗人对中元节的思考也增添了一丝哲理性,使得整首诗词更具思想深度。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晦的意象,展示了仇远的独特诗风,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赏析。

  • 《幽居初夏》

    梅坞青黄子,草陂红紫花。双鹅朝戏浦,群鸭暮还家。赤脚挑残笋,苍头摘晚茶。出门逢野老,满意说桑麻。

  • 《过惠崇旧居》

    虽昧平生契,怀贤要可伤。生涯与薪尽,法意共灯长。遗画空观貌,残诗孰补亡。神期通一语,无乃困津梁。

  • 《倅车送海棠》

    瘴雨蛮烟西复东,海棠岭下占春风。清肌本自同梅洁,晕脸应知是酒红。澹著燕脂春未透,半匀胡粉日初烘。此花不与凡花并,桃李休矜造化工。

  • 《和王总干韵》

    碑铭细读识前人,贻后无非旧典刑。宦业传家守清白,儒科继祖播芳馨。絷驹共叹淹场藿,鸣鹿终当歌野芩。千古斯文应不泯,待将辞藻掞天庭。

  • 《邹德久挽词二首》

    万里南来日,惟君意最亲。浑如相识旧,殊异白头新。一别遽千古,九衢空万人。道乡虽有子,不使继清尘。

  • 《登东山》

    老惯人间岁月催,强扶衰病上崔嵬。生为柱国细事尔,死画云台何有哉!熟计提军出青海,未如唤客倒金罍。明朝日出春风动,更看晴天万里开。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