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朝邻家饭,叠俎肉暨鱼。
今晨自家粥,单簋笋与蒲。
不为昨而腯,不为今而臞。
面前有丰杀,此腹只自如。
所以颜氏子,箪瓢靡求余。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粥罢》是一首宋代洪咨夔所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昨天邻居请我吃饭,摆满了肉和鱼。
今天早晨我自己煮粥,只有一碗笋和蒲。
不为过去而满足,不为现在而抱怨。
面前有丰盛的食物,我的胃只需自在。
这就是颜氏子,不求过多的饭菜。
诗意:
《粥罢》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不同场景下的用餐体验。在邻居家吃饭时,他们摆满了各种美味的肉和鱼。而在今天早晨,他自己煮了一碗粥,里面只有一些笋和蒲。尽管粥的品种简单,但作者并不因此感到失望或不满足。他并不为过去的美食而沾沾自喜,也不为现在的简单而埋怨。面对眼前的丰盛食物,他的心境自在满足。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知足和满足,以及对过去和现在的平衡态度。
赏析:
《粥罢》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洪咨夔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对邻居家丰盛饭菜和自家简单粥食的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和知足的情感。诗词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即在物质丰富与贫乏之间,人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不被外在的物质诱惑所左右。诗中的颜氏子形象,以箪瓢(简陋的饭食器具)来象征他不追求奢华的生活,而是满足于简单的生活方式。这种心态反映了宋代士人儒家思想中的克己复礼的精神,强调内心的平和与淡泊。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通过对饮食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引发读者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春到不择地,石傍花自开。
令月浓于耜,丰年兆太平。片飞何粲者,磈落太麤生。薛凤崩腾势,巫猿寂寞声。冰溪无豕渡,樵路有人行。巴峡疑无路,蓬山似有神。极涵天地混,光助日星新。开拓大千界,铺张九十春。闭门经几日,饥杀咽螬人。
曳杖上江城,清宵破二更。月回高树影,风壮急滩声。野艇鱼罾举,优场炬火明。湖塘正如此,回首忆柴荆。
芒芒北邙山,高坟尽无主。惟有石麒麟,相向立秋雨。
茂苑犹香名,南阳已荒皁。更兼芗林中,三洲是三岛。
关山劳眺望,宇宙忆经行。地隔南溟断,天低北斗横。高谯开远柝,孤枕历寒更。只影惟堪吊,殊乡鲜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