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水东流满眼黄,泊舟高舍更情伤。
一川木叶明秋序,两岸人家共夕阳。
乱后江山元历历,世间歧路极茫茫。
遥指长沙非谪去,古今出处两凄凉。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復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爲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爲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爲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舟次高舍书事》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涨水东流满眼黄,
泊舟高舍更情伤。
一川木叶明秋序,
两岸人家共夕阳。
乱后江山元历历,
世间歧路极茫茫。
遥指长沙非谪去,
古今出处两凄凉。
中文译文:
涨水东流满眼黄,
船只停泊高楼更令人伤感。
一川的木叶明亮秋天的序曲,
两岸的人家共同迎接夕阳。
战乱过后江山历历在目,
世间的道路分岔处十分模糊。
远眺长沙并非被贬去之地,
古今的出处都散发着凄凉之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动荡时期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首先,通过描绘涨水东流满眼黄和泊舟高楼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环境的感叹和伤感之情。涨水东流黄浊,暗喻时代的动荡和不安定,而泊舟高楼则暗示着作者远离家园、流离失所的境况。
其次,诗中描述了一川木叶明亮的秋天景象和两岸人家迎接夕阳的情景,以对比之下凸显出乱世中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这些景象在动荡的时代中成为寄托和安慰,反映了人们对和平、稳定和安宁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乱后江山历历在目,暗示着作者亲眼目睹了战乱带来的破坏和变迁。世间的道路分岔处模糊不清,揭示了社会的混乱和人们在困境中迷失的境况。
最后,作者遥指长沙非谪去,指出长沙并不是被贬低的地方。这句话可能是对自己境遇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所处环境的理解和对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时代的触动,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社会变迁的思考。作者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思索和启示。
方欣秋气爽,庭户生凉颸。俄然毛骨冷,霜露侵人衣。乍霁还可喜,领客登翠微。犹有篱下菊,不见园中葵。徘徊视景物,似与人俱衰。幸有本中物,何妨时一挥。人生得行乐,老去未为迟。宋玉犹未老,何事苦多悲。
梁州夏早,南浦荷花媚。人月欲圆时,贺圣朝、生申名世。桂枝香满,早夺锦标回,春光好,少年游,烂醉蓬莱里。谒金门贵,小镇西南地。品令贯三台,□雄望、江南江北。归朝欢乐,好事近佳辰,风流子,玉团儿,为唱千秋岁。
官居城郭枕山根,嬉语儿童亦带村。老子痴顽甘避俗,欲从社叟学方言。
风从落帆休,天与大江平。僧坊昼亦静,钟磬寒逾清。淹留属暇日,植杖数连甍。颇与幽子逢,煮茗当酒倾。携手霜木末,朱栏见潮生。樯移永正县,鸟度建康城。薪者得树鸡,羹盂味南烹。香秔炊白玉,饱饭愧闲行。业祠思归乐,吟弄夕阳明。思归诚独乐,薇蕨渐春荣。
灯意留人云自列。六市轻帘,*露钱塘月。十二修鬟流翠结。东风摇落仙肌雪。浅浅银壶催晓色。兰影香中,总是江南客。去国一场春梦灭。
潦倒三年白下官,畏途常以此心观。求为庙令直不易,翻入帝城良独难。落落白头游且倦,悠悠青眼刺空漫。文章功用知无补,保此不渝惟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