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松睡起揽诗编,信手翻来诵数篇。
忽有篙声仍绝叫,隔篷知是上滩船。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舟过城门村,清晓雨止日出五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船经过城门村的情景,清晨雨停,太阳升起。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舟过城门村,
The boat passes by the village gate,
清晓雨止日出五首。
In the clear dawn, the rain stops, and the sun rises in five verses.
朝代:宋代
Dynasty: Song Dynasty
作者:杨万里
Author: Yang Wanli
内容:蒙松睡起揽诗编,
Content: Waking up from a nap under the pine trees, I gather my scattered poems.
信手翻来诵数篇。
Flipping through them, I recite several pieces effortlessly.
忽有篙声仍绝叫,
Suddenly, there is the sound of a pole, still echoing,
隔篷知是上滩船。
From behind the curtain, I know it's a boat approaching the shore.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乘船经过城门村的情景。诗人在清晨醒来,蒙着睡意,整理起自己散落的诗篇。他信手翻阅,轻松地背诵了几首诗。突然,他听到了篙声,声音回荡不绝,通过篷帘,他知道这是一艘靠岸的船。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境。通过描绘舟行、雨停、日出等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诗中的篙声也增添了一丝生动感,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杨万里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感悟,被誉为宋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之一。这首诗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子晋升真后,茅君谒帝初。灵风翔羽葆,舒辔耸云裾。凌虚前虎节,方驾后龙舆。平旦辞龟岭,禺中过凤虚。故里频迁改,山川遽有无。当时武昌水,清浅转城隅。
何人急急走灵符,扶醒摐摐十万夫。隘巷未收穿履迹,短檐已倚晒书儒。日开雪色如翻手,景属诗家费捻须。起望四山新入画,翠屏半是粉成图。
百岁中秋几月明,长先十日候阴晴。清负不觉传三鼓,又恐冰轮碾女城。
草昧千龄旦,飚回九县尘。皇天开我宋,丹极下真人。指顾山河定,欢呼历数新。断鳌重立极,更与物为春。
烟漠漠。醉里看春都错。过了清明迟一著。牡丹重约摸。 晓日渐明檐角。天与芳辰难却。驻得韶华元有药。桃源谁共约。
镂冰翦玉工夫费。做六出、飞花乱坠,舞风情态谁相似。算只有、江梅可比。极目处、_瑶万里。海天阔、清寒似水。从教高卷珠帘起。看三白、年丰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