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周十三丈约同马三丈入青原山赋诗五首以记行》

游山忘襆被,唤渡已无航。
隔岸初更动,缘沙数里长。
大呼空亟疾,小立更微茫。
莫遣眠鸥觉,笑人朝夕忙。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作品评述

《周十三丈约同马三丈入青原山赋诗五首以记行》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登上青原山,我与周十三丈一同驾马入山,写下五首诗以记录此行。游山时我忘记了带上襆被,叫渡已经没有航船。我站在对岸,远远望见山势初显,沙滩蜿蜒数里之长。我大声呼喊,但只有空气回应。我站在小小的地方,感到微茫无助。请不要打扰睡眠中的鸥鸟,笑人们整日忙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周十三丈一同驾马进入青原山的情景。诗中表现了作者游山的心情和周围的景物,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以游山为主题,但通过描写作者忘记带上襆被和没有渡船的情况,暗示了作者对细节的忽略和对现实的无奈。这种情绪在"唤渡已无航"一句中得到了体现。

随后,诗人站在对岸,远远望见山势初露,表现了他的孤寂和远离目标的距离。"缘沙数里长"一句描绘了沙滩的曲折延伸,给人以无边无际之感。

"大呼空亟疾,小立更微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焦虑和无助。他的呼喊只是空气的回应,感到自己的存在微小而渺茫。

最后两句"莫遣眠鸥觉,笑人朝夕忙"以一种戏谑的口吻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希望不要打扰正在安睡的鸥鸟,同时对人们整日忙碌的生活状态进行了嘲讽,显露出对繁忙生活的反思。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作者的心情和细节,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在游山的过程中,诗人通过感知自然和自身的微小,对人生和社会状态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使诗词更具有思想性和哲理性。

  • 《题馀不溪废寺》

    武原离乱后,真界积尘埃。残月生秋水,悲风起故台。居人今已尽,栖鸽暝还来。不到无生理,应堪赋七哀。

  • 《远朝归》

    新律才交,早旧梢南枝,朱污粉腻。烟笼淡妆,恰值雨膏初细。而今看了,记他日、酸甜滋味。多应是,伴玉簪凤钗,低桠斜堕。迤逦。对酒当歌,眷恋得芳心,竟日何际。春光付与,尤是见欺桃李。叮咛寄语,且莫负、尊前花底。拚沈醉,尽铜壶、漏传三二。

  • 《晓出古城山》

    落月堕眇莽,残星澹微茫。竹舆乱清溪,飞盖入岚光。松桧雾霭湿,桑麻风露香。空翠滴尘缨,何必濯沧浪?山家亦早作,迨此朝气凉。林深无人声,木末炊烟苍。离离瓜芋区,肃肃枣栗场。田园古云乐,令我思故乡。墟市稍来集,筠笼转山忙。吏事亦挽我,归路盘朝阳。

  • 《题泉州万安桥》

    跨海为桥布石牢,那知直下压灵鳌。基连岛屿规模壮,势截渊潭气象豪。铁马著行横绝漠,玉鲸张鬣露寒涛。缣图已幸天颜照,应得元丰史笔褒。

  • 《寄江南逐客》

    二年音信阻湘潭,花下相思酒半酣。记得竹斋风雨夜,对床孤枕话江南。

  • 《籍田观荷花》

    绿水满平郊,江莲辉幽渚。偷香一霎风,逞音无边雨。波间的皪笑,竹裹婵娟舞。异境看仙姿,萧然失烦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